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观察并分析细胞的概念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①和②两个概念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液泡,细胞核
B.细胞核,细胞膜
C.液泡,细胞壁
D.细胞壁,细胞核
(2)关于③和④两个概念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细胞核,细胞膜
B.细胞液,细胞壁
C.液泡,细胞壁
D.细胞壁,细胞核
(3)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4)动、植物细胞中,被称为能量转换器的是( )
A.细胞质、液泡
B.细胞核、细胞质
C.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壁、细胞膜

【答案】
(1)B
(2)C
(3)A
(4)C
【解析】解:(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上述细胞的概念图中,①和②是动植物细胞的共同点,所以①是细胞核和②是细胞膜,故B符合题意.故选:B.(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所以③是液泡、④是细胞壁,故C符合题意.故选:C.(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在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故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故选:A。(4)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故选:C.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吸收后,可通过下列哪种组织运输到叶(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养鸡场的鸡蛋只要环境温度适宜,就能孵化出小鸡

B.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

C.昆虫是变态发育,体内受精

D.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在实验室合成了多种有机小分子。米勒的实验说明了(  )

A.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B. 有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

C. 有机大分子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D. 无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并分析生态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了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鹰→蛇→青蛙→昆虫→草
D.阳光→玉米→鼠→狐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动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家蚕、蚊子、蜜蜂和蟋蟀的发育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B. 植物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试管婴儿的繁殖方式都是无性生殖

C. 水蛭身体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有口有肛门

D. 扬子鳄即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它是两栖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对应有误的是(  )
A.酵母菌﹣﹣酿酒
B.醋酸菌﹣﹣制作泡菜
C.乳酸菌﹣﹣制作酸奶
D.霉菌﹣﹣制酱、腐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部分和者.
(2)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 , 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 本图中有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
(4)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5)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
(6)在该生态系统中,对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 , 对鼠有间接关系的生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置分别是( )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
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