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和9月份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如表: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明亮而均匀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15.487.504.92
实验Ⅱ(9月份)17.178.854.50
总平均发生率16.338.184.71
(l)从整个发育过程看,蚕的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如温度或湿度或气压等.
(3)蚕蛾属于节肢动物,判断依据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4)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光线暗而均匀的环境条件,要使蚕丝产量提高,你认为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幼虫期.

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 解:(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部分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蛹表示家蚕正在“作茧自缚”,是蚕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算唯一实验变量;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如蚕的大小、年龄、所处的温度、适度等.
(3)家蚕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4)蚕茧是幼虫吐出的丝结成的,因此可延长蚕的幼虫期来增加蚕茧的产量.从表中可看出在光线暗而均匀的条件下“薄头茧”总发生率最低,因此可采用暗而均匀的光线提高蚕茧的质量.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幼虫期.因为吐丝期是幼虫期.
故答案是:(1)完全变态;
(2)温度或湿度或气压等
(3)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4)光线暗而均匀;幼虫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表中信息,能够根据数据做出正确推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间歇的B.肾小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
C.肾小球有重吸收的作用D.膀胱有储存尿液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据统计,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为,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
(1)人饮酒后酒精从小肠吸收,然后随着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A]右心房.二氧化碳从醉酒者的血液进入肺泡是靠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酒精从小肠进入血液直至到达足部至少 需要经过心脏2次.“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造成的.
(2)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请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1→3→5→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一]头、[二]胸、[三]腹.
(2)生活在绿草从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绿色,有利于蝗虫个体生存及种族延续.
(3)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体内柔软的器官.
(4)蝗虫共有三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3]后足.
(5)蝗虫的翅共两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动物的说法有误的是(  )
A.蚯蚓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由体表排出
B.鱼的身体有一条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C.动物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D.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2)写出其中最长一条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3)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4)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华枝睾吸虫和水母共有的特征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B.背腹扁平,都有刺细胞
C.有口无肛门D.都生活在海洋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生物秀”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四个装置,A中未加水,B、C、D各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请回答:

(1)如图,每个烧杯均放有20粒干燥的大豆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避免偶然性.
(2)除了A和B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外,请你再找出图中可形成对照的任意一组:B和C,它们之间的变量是光照.本设计是为了探究影响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能包括温度、水分和光照的实验假设.
(3)根据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请预测哪些装置中的种子能够萌发:B、C.A瓶内的种子不能萌发,原因是缺少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