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请你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4)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不行.因为1只鼠妇具有偶然性,增大误差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
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取平均值,为什么做的目的是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6)从以上的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
(7)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8)在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温度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C.
A.光        B.湿度     C.温度        D.土壤中的无机盐
(9)如果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如图的四个装置中,你会选择B.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 解:(1)“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所以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做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的假设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由于该实验探究的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所以实验的变量是光.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铁盘内就形成了阴暗与明亮两种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4)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做实验”不行.因为1只鼠妇具有偶然性,增大误差.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取平均值”,这么做的目的是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6)从以上的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7)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8)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在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温度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温度.要设置除了温度以外,其他条件如水分、光照都相同的对照实验.故选C.
(9)如果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水分.A、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都在光下会影响鼠妇的活动;B、都在阴暗的环境中而且唯一变量是水分;C、有两个变量水分和光;D、变量不唯一.因此我会选择装置B,故选B.
故答案为:(1)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
(3)玻璃板;5只(或相同数量)
(4)不行.因为1只鼠妇具有偶然性,增大误差(答出偶然性就得分)
(5)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答出减少误差就得分)
(6)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7)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8)C
(9)B

点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毛细血管有利于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
A.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血流速度慢
C.由动脉血管分支而成D.数量多,分布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A.声波→鼓膜→鼓室→三块听小骨→前庭→大脑的一定区域
B.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
C.声波→鼓膜→鼓室→三块听小骨→耳蜗→大脑的一定区域
D.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耳蜗→大脑的一定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柿子变软的过程包含细胞壁的降解.已知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和果胶,推测参与细胞壁降解的酶有(  )
A.果胶酶B.纤维素酶C.脂肪酶D.蛋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简述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A是某种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图B表示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①是鞭毛,②是荚膜,能够保护细菌;③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④是DNA.⑤是细胞质.
(2)这种细菌会(填“会”或“不会”)运动.这可根据图中序号①所代表的结构做出判断.
(3)在图B中,我们肉眼看见的不是一个一个的细菌,而是菌落.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繁殖.
(4)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个体,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球状或链状,但每个细菌都是可以独立生活的.
(5)细菌一般有杆形、球形、螺旋形三种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该实验的唯一变量.水蚤在不同水温中的时间均持续12小时.则通过该实验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通常水蚤生活的适宜温度是25℃
B.水蚤在20℃~28℃之间都能生存
C.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28℃时,水蚤肯定死亡
D.水蚤的个体之间对温度的要求存在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我国北方地区栽植的苹果比南方地区栽植的苹果甜,其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较为寒冷B.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
C.南方地区苹果树呼吸作用弱D.南方地区苹果树吸收水分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重大自然灾害后,容易引起各种传染病的爆发,所以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为了预防传染病,都出现了“板蓝根颗粒”热销的现象.有一天,小花和小花母亲去购买“板蓝根颗粒”时,有了不同的看法.小花母亲说:“没有医生的处方,不能购买”,小花说:“这是非处方药,可以自己购买”.请仔细阅读分析下面的“板蓝根颗粒”说明书部分内容,回答:

(1)他俩谁说的有道理?小花,小花判断的理由是因为说明书上有OTC非处方标志.
(2)小花母亲听人说,“中药无副作用”,为了预防H7N9禽流感,决定一家人每天都喝“板蓝根颗粒”,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不合理,说明理由是药三分毒,所有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
(3)在使用该药时,为了安全用药,应重点阅读说明书中的哪些内容?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