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①和②主要分布在肾脏的 (填皮质或髓质)部分。
(2)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生理过程:血液通过② 的 作用,形成 ;再经过③ 的 作用,后形成 。
(3)在正常情况下,原尿与血浆相比,不含有 ;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有 。
(1)、皮质(2)、肾小球、滤过、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尿液(3)、蛋白质、葡萄糖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中①为肾小囊,②肾小球,③为肾小管合称为肾单位,其中①肾小囊,②肾小球分布于肾脏的皮质部分,肾小管弯曲细长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2)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图示中: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对血液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②肾小球,对原尿进行重吸收的结构是③肾小管。
(3))在正常情况下①腔内的液体是原尿,与血浆相比较,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较,尿中不含葡萄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德化县春季初一下期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A.动脉 B.静脉 C.动脉与静脉 D.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尤溪县坂面中学初一下期阶段性评价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试管内加入2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mL,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min,发现植物油消失了。则“X消化液”成分最可能是 (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胃液、胰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尤溪县坂面中学初一下期阶段性评价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注意青春期心理卫生,不应该 ( )
A.正确认识性知识
B.回避性知识
C.获得适合自己发育水平的性知识
D.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工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南宁武夷山市武夷星村初一期中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人体的( )
A.动脉 B.静脉 C.神经 D.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南宁武夷山市武夷星村初一期中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
A.碘液、高锰酸钾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碘液、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甘肃镇原县平泉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的视野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10分)
1)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 ;有输送氧和部分二氧化碳作用的是[ ]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 ] 。
2)B是 ,有 和 作用。
3)患急性炎症时数目增多的是 [ ] 。
4)A和C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
5)血液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血液中[ ] 中的 呈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