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 解:(1)“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肠道病毒”,因此肠道病毒能引起手足口病,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肠道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引起免疫反应,因此“从免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抗原.
(2)“肠道病毒EV71型传染病患者康复后可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力”.原因是体内有了抵抗肠道病毒EV71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科学研究发现,该肠道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变异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更难治疗和预防”.那么,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属于遗传的变异.
(4)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呼吸道飞沫、接触也可传播,因此预防该传染病的可行性措施有:讲究饮食卫生、外出戴口罩.
故答案为:(1)病原体;抗原
(2)体内有了抵抗肠道病毒EV71的抗体;特异性
(3)遗传
(4)讲究饮食卫生、外出戴口罩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概念、预防措施、抗原的概念以及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组 | 第一组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 第二组 (光线明亮而均匀) | 第三组 (光线暗而均匀) |
实验1(5月份 平均发生率) | 15.4% | 7.50% | 4.92% |
实验2(9月份 平均发生率) | 17.71% | 8.85% | 4.50% |
总平均发生率 | 16.55% | 8.18% | 4.7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