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会增多。与此有关的生态因素是( )
A.空气 B.水分 C.温度 D.阳光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汝阳县初中初二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残枝败叶有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实验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甲、乙两组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和真菌放在无菌条件下。请分析: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
(2)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是因为: 。
(3)要保持树叶的湿润是因为? 。
(4)请找出三个实验设计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是哪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汝阳中学初二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野生生物物种灭绝的数量反而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
A.对野生动物捕杀过度
B.人口的增加使人类的活动空间增大,消耗资源增加,生物栖息地减小
C.人们保护野生生物的意识不强
D.地球变暖造成了大量物种灭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汝阳中学初二下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八组 |
明亮处(只) | 2 | 3 | 3 | 1 | 3 | 2 | 1 | 2 |
阴亮处(只) | 8 | 7 | 7 | 9 | 7 | 8 | 9 | 8 |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值?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
是 。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
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汝阳中学初二下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A.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生物能改变环境
C.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汝阳中学初二下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主要是( )
A.骆驼刺喜欢沙土 B.骆驼刺怕被风刮走
C.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 D.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汝阳中学初二下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
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C.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
D.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汝阳中学初二下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制作四川泡菜时,坛口需要加水密封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B.造成缺氧环境,利用乳酸菌发酵
C.阻止尘埃、细菌进入,防止污染
D.利于醋酸菌产生酸味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汝阳中学初二下期期末综合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狼吃羊,羊吃草”这一事实中可以看出:狼体内有机物所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狼 B.羊 C.草 D.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