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面的文字是《人民日报》20131221日在第五版中的一篇报道:请阅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岁的聂利是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2011年秋天,她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没有发声器官,它们在飞行时不断高速煽动翅膀,使空气振动,这样就产生了嗡嗡嗡的声音。

2012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教材和科普读物产生了怀疑,并开始对蜜蜂发声进行实验。她先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黏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又剪去蜜蜂的双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为了找到蜜蜂的发声器官,她把蜜蜂黏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双翅的根部发现了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当蜜蜂发出嗡嗡声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会发声了。她又抓了一些蜜蜂,不损伤它们的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了。

聂利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一文荣获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问:

1)聂利同学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 ______________

2)聂利同学的假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划横线处)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实验探究(2)小黑点可能就是蜜蜂的发声器官。

【解析】

试题分析:聂利同学的探究过程,体现了以下几个科学探究要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因此他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探究法,他在实验过程把蜜蜂小黑点弄破后,观察有没有声音,由此可知是以小黑点为实验变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