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实验的装置图,请据图并结合你平时的实验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发生的现象是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_

(2)在实验二中,绿色植物必需预先经过的处理是______。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几小时 后,各摘下一个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变蓝的是______ 装置中的叶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_______。

(3)综合上述两个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起重要。

【答案】 氧气 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或暗处理) 二氧化碳 碳——氧平衡

【解析】(1)由分析可知:在实验一中,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此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在实验二中,绿色植物必需预先经过的处理是暗处理,实验前将绿色植物放到黑暗环境中:目的是消耗掉叶片原有淀粉,排除干扰,防止影响实验由实验二图可知:甲装置的水槽里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甲装置的水槽里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该实验变量是否有二氧化碳,甲、乙装置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加碘液,甲装置中的叶片仍为黄白色,乙装置中的叶片呈蓝色;淀粉遇碘变蓝色,由此可以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分布在我国四川、秦岭一带的大熊猫是世界级珍稀动物。野生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却主要以吃竹子为生。与普通的食肉目动物相似,其肠道的长度大概是身体的4倍,而一般植食性动物的肠道往往是身体的10~20倍。肉食性动物的食物中包含大量的蛋白质,其消化系统能够比较容易地将蛋白质分解并吸收,而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中包含大量纤维素,需要依赖肠道内的微生物将其分解。野生大熊猫肠道中也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但由于肠道较短,对植物中营养的利用率远低于真正的植食性动物。因此,为了满足最基本的营养需要,野外生活的大熊猫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

为了达到长期保护大熊猫的目的,人们尝试将圈养保护的大熊猫放归野外。圈养大熊猫的食物种类丰富,主要由高蛋白、高热量的精饲料构成。研究发现,圈养大熊猫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数量较多,有利于肠道对高蛋白食物的消化吸收。而野生大熊猫多以竹子为食,肠道中大肠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较低,梭菌较多,这更有利于对纤维素的分解。放归野外后,大熊猫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肠道微生物也会发生较大波动。有些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芽孢杆菌或酵母菌数量增加,可能引起肠道疾病,导致大熊猫死亡。

目前,研究人员加强了圈养大熊猫放归前过渡期的野化训练,并开展放归后的疾病防治工作,使大熊猫的成活率得到提高。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属于_____纲、食肉目。由图可知,与眼镜熊相比,大熊猫与小熊猫的亲缘关系更______

(2)大熊猫的手掌多长出一个伪拇指,这与其抓取竹子的取食方式相适应。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种适应是长期_____的结果。

(3)野生大熊猫的肠道内梭菌数量较多,可以将____分解,供大熊猫吸收利用。梭菌与大熊猫是____关系。

(4)肠道内的酵母菌或芽孢杆菌大量增多会导致放归的大熊猫患肠道疾病。与芽孢杆菌不同,酵母菌属于_____生物(填“原核”或“真核”),因此防治疾病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5)在放归前,需要帮助大熊猫做好适应野外生活的准备。结合上文内容,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食用的茧蛹实际上是柞蚕的蛹,由此判断柞蚕的发育过程经过

A. 两个时期 B. 三个时期 C. 四个时期 D. 五个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

A. 干燥的皮鞋

B. 潮湿的粮食堆

C. 潮湿的沙土地

D. 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范围除了水圈的大部还包括(

A.大气圈、岩石圈的表面 B.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

C.大气圈、岩石圈的下部 D.大气圈的下部、岩石圈的下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下列哪种方法不能防止食品腐败(  )

A. 用鲜蘑菇风干脱水

B. 将鲜鱼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

C. 用糖腌制蜜饯

D. 把食物放到温暖潮湿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能依次解释其实验目的的选项是

①消耗叶片原有淀粉 ②检验是否有淀粉产生 ③去掉叶片的绿色 ④设置对照实验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呼吸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吸气状态的是图1中的________,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处于呼气状态的是图1中的________,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

(2)图2中血液从A端流到B端,血液类型的变化是________变为________

(3)E处是呼吸全过程中________的气体交换,此处产生大量的________气体进入血液中,血液类型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变为________

(4)在①和②、③和④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具体名称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曾几何时,随着青霉素及一系列的抗 生素的发现,临床应用的抗生素药物种类 繁多。如今,细菌的抗药性不断上升,人 类似乎会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局面。图中的柱图展示了各年份抗生素类新药开发的情况,其中青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是 几乎能杀灭所有细菌的广谱抗生素药物, 喹诺酮为新药;曲线展示的是细菌耐药性的情况。

那么,细菌是如何产生耐药性的呢? 临床上足量使用抗生素时,大多数的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会被杀死,这样的细菌称为敏感菌;但还有极少量的耐药细菌发生突变而存活下来,这种突变大约有一亿分之一 到百万分之一的机率。存活的耐药菌会在病人机体中伺机而动,大肆繁殖后代,迅速扩 大耐药菌群数量,导致相应的抗生素药物在病人体内失效。

敏感菌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与其细胞中的一段耐药基因有关。高温煮沸能杀死大部分 细菌,但其耐药基因可能并没有被破坏。这些耐药基因很容易转移到活的敏感菌体内, 从而使敏感菌转化为耐药菌。人体接触到含有耐药基因的食物后,体内敏感菌可能会转 化为耐药菌。

临床上如果长期低剂量的使用抗生素药物,不但没有杀死机体内的全部细菌,反而 诱发某些细菌的突变,这会增加机体中耐药菌的比例。

因此,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成为细菌耐药性增加的重要原因。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似乎会催生出对所有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

1)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文中提到耐药基因可能是细菌_____分子上的片段

2)文中提到的抗生素类药物应属于_____类药物(填“OTC”处方药),划分 OTC 和处方药并制定相应的售卖规定,主要是为了减少公众滥用抗生素。

3)从文中信息可知,下列叙述合理的是_____

A.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完全杀灭敏感菌和耐药菌

B.喹诺酮开发比较晚,故细菌对其耐药性最低

C.敏感菌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转变为耐药菌

D.敏感菌获得耐药基因片段后可转变为耐药菌

E.由于新开发的抗生素药物种类减少,目前已无法治疗细菌感染类疾病趋势。

F.专一侵染细菌而不侵染人体细胞的病毒,或可开发为药物替代抗生素捕食的几率,更多的生存下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