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科普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 实验对象 | 加入物质 | 实验条件 | 预期现象 | ||
甲 |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 | 不做处理 | 1000ml池塘水 | 等量食物、适量甲状腺激素 |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 提早发育成小青蛙 |
乙 | 切除甲状腺 | 1000ml自来水 | 等量食物 | 发育停止 | ||
丙 | 不做处理 | 1000ml池塘水 | 等量食物 | 发育正常 |
(1)你认为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并阐明理由______。
(2)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婴幼儿易患______。
(3)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科普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科普小组想进一步探究“胰岛素对小狗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如果采用饲喂胰岛素的方法,能否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______。
【答案】不能,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唯一变量原则 呆小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作用 不能
【解析】
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作用。
(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表中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2)如果成人由于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从而导致其后代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因此,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婴幼儿易患呆小症。
(3)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科普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甲中加入适量甲状腺激素,蝌蚪提前发育,丙不加入甲状腺激素正常发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作用。
(4)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作用。科普小组想进一步探究“胰岛素对小狗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如果采用饲喂胰岛素的方法,不能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饲喂时进入小狗消化道会被分解为氨基酸,没有了胰岛素的功效。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男同学小刚升入初中后,感觉自己有了许多变化,其中不属于青春期正常现象的是( )
A.身高迅速增长B.蛀牙
C.喉结突出D.内心世界有时矛盾而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在移栽幼苗时,根部往往要带一个土坨,主要目的是( )
A.使幼苗尽快适应新的土壤环境
B.使幼苗在移栽前后土壤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
C.防止幼苗在移栽过程中根部水分的大量流失
D.保护幼苗的根和根毛,使之移栽后仍能正常地吸收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只基因组成为Aa的黑色豚鼠一次产生了200万个精子.从理论上说,这些精子中含隐性基因a的精子为( )
A.400万个B.200万个C.100万个D.50万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8世纪中期,瑞典分类学家林奈创立了生物命名的“双名法”。据表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中文名 | 学名 | 科 |
苹果 | Malus domestica | 蔷薇科 |
白梨 | Pyrus bretschneideri | 蔷薇科 |
西瓜 | Citrullus lanatus | 葫芦科 |
杜梨 | Pyrus betulifolia | 蔷薇科 |
A.生物的学名用拉丁文斜体来表示
B.苹果的学名中,Malus是属名, domestica是种加词
C.苹果和西瓜之间共同特征比其和白梨之间共同特征多
D.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白梨和杜梨,因为它们属于同一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生物的变异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 )
A.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
B.同一品种的小麦在水肥条件不同的环境里,所结子粒的饱满程度不同
C.一对长期从事野外工作的夫妇,原本较白的皮肤被晒黒
D.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