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性别不同其染色体的组成也不相同。(_____)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
B.生物的性状都是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C.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
D.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与纸板交界处放上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统计了不同环境下鼠妇的数量.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若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图乙的A,B,C,D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张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还缺少成分.
(2)图示所处的生态系统中,鹰和蛇的关系是
(3)该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开始的,能量流动特点是 . 鹰位于第营养级.
(5)此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图中的 .
(6)图所处的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自我调节能力 .
(7)如果该生态系统半年内不见阳光,最先死亡的生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某校兴趣小组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号不萌发是因为缺少水分
B.③号不萌发是因为缺乏空气
C.④号不萌发是因为温度偏低
D.对照实验②和③的变量实质上是水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对于救死扶伤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遇到下列问题,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冷静正确地应对吗?
(1)遇到有人晕倒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拨打“120” 急救电话。图一所示李新正在拔打急救电话,他的叙述中缺少的必要信息是。
(2)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打过“120” 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图二所示的甲、乙两人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 , 抢救有效的标志是。人工呼吸每分钟吹气次。
(3)遇到外伤出血的患者,需要及时止血。图三所示受伤部位C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按压止血的部位应该是图中的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石板铜画上的成语典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请回答: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含的食物链是 .
(2)螳螂、蝉和黄雀,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制造出的为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3)若螳螂、蝉和黄雀所处的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则在图中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 .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白化病孩子,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成分是( )
A.HH和Hh
B.HH和hh
C.hh和hh
D.Hh和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某人手指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 . 该过程说明脊髓具有功能.
(2)该人被蔷薇刺伤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 , 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反射类型属于(填简单反射或复杂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