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将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屑是等量的)后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各滴入2毫升碘液,对此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试管甲和试管乙可作为对照B.试管丙在该实验中不变色
C.滴碘液后,变蓝色的是试管乙D.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分析 本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甲试管和丙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另一组是乙试管丙试管,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目的是探究牙齿和舌在淀粉消化中的作用.

解答 解:A、甲和乙除了唾液一个变量外,还有馒头的大小不一样,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A错误;
B、试管丙中的淀粉都被唾液分解了,所以不变色,B正确;
C、试管乙在加碘液前才捣碎馒头,唾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淀粉消化,所以会变蓝,C错误;
D、没有设计温度为变量的对照试验,所以不能得出温度对唾液上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李明同学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他用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设计如下实验:
编号瓶内土壤大小及状况相同的蚯蚓观察并记录结果
甲瓶湿润、常温10条
乙瓶烘干、常温10条
丙瓶湿润、常温10条
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一段时间后,乙瓶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
B.甲瓶和乙瓶是一组对照实验
C.探究光照是否影响蚯蚓生活,要选甲瓶和丙瓶进行实验
D.若乙瓶和丙瓶置在不同温度下,可探究温度是否影响蚯蚓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树林里栖息的成群八哥没有社会(社群)行为,它们具有的特征是(  )
A.信息交流B.分工合作C.形成组织D.出现等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变异类型,这些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它们却能避免被海风吹到海里,这说明(  )
A.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
B.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
C.变异是定向的
D.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每个人从生命的诞生到个体的发育,都与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密切相关,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中的性染色体是Y.
(2)②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3)胚胎主要是在母体的子宫内生长发育,直至出生.
(4)已知有酒窝是由显性基因决定的,图中的父母都没有酒窝,这个小帅哥有酒窝吗?无.如果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男孩的概率是50%.
(5)图中的小帅哥长大了,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遗精现象,这和体内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南县、沅江等地是我市柑橘生产基地.柑橘通常是通过嫁接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在遗传上的主要特点是(  )
A.能保持双亲的优良性状,适应性强
B.繁殖速度快,柑橘产量高
C.能保持母本性状,后代变异小
D.后代具有砧木和接穗的性状,变异性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酿酒和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
A.A.乳酸菌、根瘤菌B.酵母菌、乳酸菌C.酵母菌、醋酸菌D.毛霉菌、甲烷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这种蛾中绝大部分能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并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飞行,逃脱危险.这种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  )
A.过度繁殖的结果B.生存斗争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适应环境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以下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是(  )
A.色盲B.贫血C.脚癣D.夜盲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