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醉驾人刑以来,查处酒驾已成为各地交警的一项日常工作,让 我们来还原现场发生的那一幕幕。请你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
(1)某司机酒后开车上路看到有交警查车,随即准备调头逃走,这属于______反射,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2)交警立即将其拦下,司机下车后明显呼吸急促、步态不稳,这是因 为酒精分别麻醉了司机的________和_______
(3)交警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肋间肌处于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与吸人的气体相化,人呼出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4)测量结果 显示该司机为醉驾,需进一步做抽血检查,抽血取样的血管是 _____(选填“动脉”或“静脉”)。取血时要把针刺部位的_____(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答案】条件 大脑皮层 脑干 小脑 舒张 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静脉 近心端
【解析】
(1)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
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血管出血时的症状及止血方法:
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止血时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对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
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呈红色,慢慢渗出,血量少,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处理时可先时伤口进行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3)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1)某司机酒后开车上路看到有交警查车,随即准备调头逃走,这属于条件反射,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中有呼吸中枢,司机下车后明显呼吸急促、步态不稳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脑干和小脑。
(3)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司机吹气时膈肌状态应是舒张的;与吸人的气体相化,人呼出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4)医生从司机前臂的一条“青筋”抽取了血液,该“青筋”属于静脉,它存在于体表较浅的部位;取血时要把针刺部位的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光线从外界进入眼内,正确的途径是( )
A. 角膜→虹膜→睫状体→玻璃体B. 巩膜→瞳孔→角膜→视网膜
C.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D. 巩膜→脉络膜→视网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妈妈生日当天,小明为妈妈精心准备了可口的饭菜。请根据如下情境回答问题:
(1)小明准备的饭菜是:米饭、清蒸鲫鱼、麻婆豆腐、牛腩、排骨海带汤。请你从营养全面角度来讲,至少还应该增加一个含____的食物。(填六类营养物质中的一种)
(2)米饭在口腔中的____酶作用下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妈妈和小明吃饭时,小明由于太开心而大声说笑,结果被呛到,这是因为____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了气管。
(3)食物要被消化、吸收,这个过程主要在小肠进行,请写出小肠是主要吸收场所的原因?(写出两点原因)____。
(4)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构成,请写出人体的2种消化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材料二:甲型Hl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l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HlNl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INl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l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1)材料一中的_____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免疫。
(2)材料二中的甲型HlN1流感病毒不能_____生活,只能寄生在_____里。
(3)人体接种甲型HI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气温的升高,买回来的猪肉容易变质,老师建议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让猪肉保鲜时间较长,多数同学提出将鲜肉放在冰箱就能延长保存时间,为了验证这一方法,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的图象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材料 | 环境温度 | 保存时间 | 现象 |
甲 | 鲜猪肉100g | 5℃ | 一天 | 鲜猪肉不变质 |
乙 | 鲜猪肉100g | 28℃ | 一天 | 鲜猪肉变质 |
(1)它们提出的条件问题是_________;
(2)甲、乙两组实验中所涉及的变量是_________,甲、乙两组鲜猪肉都采用100g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鲜猪肉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细胞与其功能连线错误的是: ( )
A. 卵细胞---构成卵巢和子宫
B. 血小板---止血和凝血
C. 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
D.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还应建立家长陪餐制度;《规定》将从2019年4月1日开始执行,回答问题:
(1)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有六大类,其中能建造和修复身体并提供能量的是_.
(2)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既是消化器官又属于内分泌系统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3)央视315节目爆光了危险的辣条,某学生食用15包辣条后中毒.辣条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红细胞运输__的功能,
(4)请你为学校食堂设计一份营养午餐食谱_________
(5)对于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你有哪些好的建议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没人为其施肥,但长势也很好,主要是因为它们能从土壤中吸收丰富的无机盐。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来自于( )。
A. 植物体流失的 B. 土壤中固有的
C. 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产生的 D. 雨水中含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馒头 | 碎屑 | 碎屑 | 碎屑 | 馒头块 |
试剂(2ml) | 唾液 | 清水 | 唾液 | A |
振荡后保温 | 振荡/37℃ | 振荡/37℃ | 振荡/100℃ | 不振荡/37℃ |
碘液 | 2滴 | |||
结果 | B | C | D | E |
如果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时,应选择4号
与 号试管形成对照,并在4号试管的A处加入2ml 。
(2)如果1号和2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
(3)5—10分钟后取出四只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结果显示第3号试管D遇碘 (填“变蓝”或“不变蓝”)。这说明 。
(4)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是馒头中的淀粉能被消化成 。
(5)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 都有关系,还需要适宜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