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生物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它的体表有坚硬的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生物B的呼吸器官是______,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小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3)生物C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用______呼吸,兼用______呼吸,幼体用__呼吸。
(4)生物D的前肢变成____,骨中空,内充气体,它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能保证飞行时氧气的充足供应。
(5)生物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_____,保证了E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6)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填字母)
【答案】头 胸 腹 外骨骼 鳃 肺 皮肤 鳃 翼 双重呼吸 胎生哺乳 A DE
【解析】
图中A蝗虫,属于昆虫类;B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D家鸽,属于鸟类;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1)A是蝗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2)B鱼类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3)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4)D鸟类的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减轻体重,利于空中飞行;它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能保证飞行时氧气的充足供应,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5)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胎生哺乳,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A蝗虫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鸟类和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中能完整表示出的是_______循环,该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
(2)在心脏1与2、3与4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__,保证血液在心脏只能从心房→__________→动脉。
(3)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_____时,血液中的氧气将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血液变为___________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是_____,与酵母菌相比,它没有_____。
(2)图甲所示生物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_____、水和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该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充当____参与____。
(3)在光照下,图乙中的1和2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行_____制造有机物。
(4)图乙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分别为肘关节与机械杠杆示意图,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肘关节与机械杠杆活动方式有相似之处,在杠杆活动中,支点、动力、杠杆分别相当于A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屈肘时,收缩的器官是________,伸肘时,收缩的器官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一滴血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____]是红细胞。某人经常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此人红细胞数目明显偏少,据此判断此人患有_______病。
(2)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 ] _________ 会增多,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3)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3 ] ___________。
(4)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唾液腺,它分泌的唾液可以把淀粉全部转化成葡萄糖
B. ②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 ⑤是小肠,它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D. ⑥是大肠,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李得了胃炎,他吃了医生给他开的胃药后,明显感觉舒服多了。他吃的药输送到胃部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上下腔静脉④心脏,⑤胃部毛细血管⑥肺部毛细血管⑦主动脉
A. ③④②⑥①④⑦⑤ B. ③④①⑥②④⑦⑤ C. ③④⑦⑥②④①⑤ D. ③④①②⑥④⑦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