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如图示针扎缩手的反射弧,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A.B.C.D.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传入神经、②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和④效应器.

解答 解:(1)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因此,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②脊髓灰质内.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为:①感受器→传入神经→②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
故选:B

点评 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消费者B.分解者C.生产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来有些地方传染病流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C.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
D.人体有三道防线,不讲卫生也不会得传染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45个国家有传播的证据.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者D.清除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若将鲫鱼、虾、蚌、蟹分成两类,可依据(  )
A.是否胎生B.体温是否恒定C.有无脊柱D.是否用肺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课本里的实验带给同学们很多的乐趣(如图),请分析回答:
(1)装置①,暗处理后的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发现处理后的叶片滴加碘液不变蓝,可见叶片没有产生淀粉,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2)装置②,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它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装置③,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该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4)常温条件下,装置④中只有接触水面的种子正常萌发,其他的种子均不能萌发.可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和充足的空气,但该实验种子数量不够,结果易出现偶然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兹卡”(又译寨卡)病毒正在拉丁美洲蔓延.巴西政府调动20万士兵参与灭蚊,卫生人员也在挨家挨户进行针对性消毒.科学家正在积极研制预防“兹卡”病毒的疫苗.请分析回答:.
(1)“兹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灭蚊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若疫苗研制成功,注人人体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称为特异性 免疫.
(4)当人体被蚊子叮咬时会自然挥手拍打,这种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完成这种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后,自己设计的一个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水温时间是否搅拌加碘后的现象原因
1淀粉+唾液90℃10分钟搅拌变蓝
2淀粉+唾液37℃10分钟搅拌
3馒头碎屑+2ml唾液37℃10分钟搅拌
4馒头碎屑+?37℃10分钟搅拌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3号试管和4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在4号试管的“?”处应加入2ml清水.
(2)2号试管加碘后的现象是不变蓝.1号试管加碘后的现象是变蓝,原因是温度过高影响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如果该同学将3号试管的2ml唾液改为2ml胃液,那么3号试管加碘后的现象是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面有关东亚飞蝗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  )
A.东亚飞蝗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
B.东亚飞蝗的发育无蛹期,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C.东亚飞蝗营陆地生活,用气管呼吸
D.东亚飞蝗群体活动,具有社会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