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如甲图所示,在植物开花之后,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2)根部吸收的水分必须由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其中的一少部分在乙图所示的[⑨]细胞中被吸收作为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他绝大部分通过乙图中的[⑦]气孔散失到空气中.
(3)生长在路边的植物,叶片上经常蒙有一层尘土,下列生命活动中会受到影响的是A、B、C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分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 解:图乙中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海绵组织,④叶脉,⑤下表皮,⑥保卫细胞,⑦气孔,⑨叶肉.
(1)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
(2)植物吸收的水分由输导组织(导管)输送到叶片,只有一少部分由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而利用,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
(3)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都是通过气孔出入的.气孔位于表皮上,所以生长在路边的植物,叶片上经常蒙有一层尘土,这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1)蒸腾作用;
(2)输导;⑨;⑦气孔;
(3)A、B、C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该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兔和蝗虫的关系是竞争.
(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降解的有害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猫头鹰.
(4)若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鼠的数量大量增加,草的数量可能会减少,蛇的数量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人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中填数字,横线里填名称)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到达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⑤]肾小管重新吸收,经毛细血管送回血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正常人的心跳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请问怎样的心跳频率更长寿?(  )
A.偏快的心跳B.偏慢的心跳
C.寿命与心跳快慢毫无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安找到了6只昆虫,其中4只如下图所示,他根据昆虫的外形做了检索表

(1)在图中,乙昆虫属于上表中6只昆虫之一,请查出乙昆虫的名字:蜉蝣.
(2)如图甲、乙、丙、丁4只昆虫中,哪只昆虫肯定不在检索表中?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他们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每个培养皿的棉花上面都均匀放置25粒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表.
装置
场所黑暗中黑暗中阳光下阳光下
温度23℃23℃23℃23℃
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含一定水分)干燥潮湿(含一定水分)干燥
种子萌发的数量230240
请分析回答:
(1)该研究小组实验的目的是想同时探究光照和水分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若将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水分,比较这两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2)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乙组和丙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有两个变量(或变量不唯一).
(3)关于豌豆种子的萌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胚芽发育成芽   B.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C.胚轴伸长发育成茎   D.子叶发育成叶
(4)豌豆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呼吸作用(填一生理活动)提供.同学们仔细观察后找到了甲组有些种子末萌发的原因,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失去活性(或胚不完整).
(5)大田中,豌豆种子萌发成幼苗,逐渐长大,开花结果.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豌豆花的子房能发育成果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今年5月12日是第8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某中学在这一天组织学生进行了火灾逃生演习,同时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防灾急救包”.包内装有矿泉水、饼干、急救药品等.在逃生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活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请分析回答.
(1)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因为由声波引起的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刺激了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并最终产生了听觉.同学们看见老师,是因为光线主要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并最终形成了视觉.大家快速奔跑时,呼吸加深加快,吸气时,膈肌收缩使膈的顶部下降,吸入的氧气通过扩散进入血液.
(2)火灾发生时,很多物质因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它进入人的血液,通
过肺静脉进入心脏,会导致人体中毒.心脏工作过程中,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心脏内瓣膜的开关状态是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假如有人大面积烧伤,伤口有许多体液渗出,需要输血,最好输入同型血.健康成年人一次损失血量最多不超过400毫升,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
(3)“防灾急救包”中的饼干能为人体提供含淀粉较多的营养物质,被救伤员在康复过程中应多吃蛋、鱼、奶等食物,因为人体受损组织细胞的修复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了防止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治疗流感患者,这分别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人类起源的几种观点,有科学道理的一项是(  )
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B.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C.人是从外层空间掉下来的D.人是由上帝创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同学们能够从一个细胞发育成为“小帅哥”或“小靓妹”,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胎,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
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