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4)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 解:(1)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该生态系统有5条食物链.
(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在图中,草是第一营养级,鹰是最高营养级,因此食物网中,数量最多是草,最少的生物是鹰.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分析”,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蛇、鼠、鹰等动物属于消费者,“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该生态系统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因此“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含有害物质最多的是鹰.
(5)“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的捕杀狐和蛇”,则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会因捕食者是减少而增加,造成植被减少.
(6)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
(7)该食物网和分解者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8)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竞争关系.
(9)根据形态结构作为分类依据,可将图中的生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植物部分如草,另一类是动物部分如兔、鼠、蛇、狐、鹰.
故答案为:(1)5
(2)草;鹰;太阳能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4)鹰
(5)鼠
(6)草→鼠→蛇→鹰
(7)分解者
(8)竞争
(9)形态结构;植物;动物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⑤ | B. | ①②③⑤ | C. | ①②③⑤⑦ | D. | ①②③⑤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花柄、花托、花被、花蕊 | B. | 花柄、花托、花瓣、雌蕊 | ||
C. | 花柄、花托、萼片、花蕊 | D. | 花柄、花托、花瓣、雄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氮肥、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 | B. | 磷肥、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 | ||
C. | 氮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 D. | 钾肥、促进淀粉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