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年中,从春末到秋初,保存不当的食品就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其实验的主要过程如下:
组别 | A | B | C |
实验处理 |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
一周后的结果 | 不发霉 | 发霉 | ? |
(1)A组和B组构成对照实验,要探究的是_____对霉菌生活的影响;B组和C组构成对照实验要探究的是_____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根据经验可预测C组的实验结果是_____,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_____。
(3)B组的新鲜橘皮,一周后的发霉现象是由于空气中的_____散落到橘皮表面并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的。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可知,我们应把食品保存在_____环境里。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洗澡通风,安全过冬”,秋冬季要注意加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若遇到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小龙的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
B. 立即拨打“120”,告知地址和病情
C. 同时给患者服用牛黄解毒片,以缓解病情
D. 马上对患者实施人工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脱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变蓝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有( )
①脱色时间过短 ②光照时间过短 ③植株在暗处时间过短 ④铝箱遮光不严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行为是指动物的各种活动
B. 动物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后代
C. 春天,青蛙大声鸣叫是一种与繁殖有关的行为
D. 猫头鹰总是在夜晚出来活动,有利于它的睡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分布是否有影响”的实验过程,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纸板,玻璃板。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作出假设的依据:在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
(2)制定计划:
a.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一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一组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
b.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止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c.汇总发现: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少,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多。
(3)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_______潮湿的环境中。
(4)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减小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给花生施肥时,出现了“烧苗”现象。造成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施肥少了,花生苗缺乏营养B.施肥多了,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C.土壤板结,花生苗无法吸收营养D.花生苗的根细胞不吸收水和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是否有影响”时: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 __________→制定计划→实施计划→_________→表达与交流;
(2)作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有影响。
(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有光和_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4)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__________值,这样做的目的又是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