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切断传播途径.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3)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都叫做病原体,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看,流感病毒是抗原.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切断传播途径;
(2)没有细胞结构;
(3)病原体;抗原;
(4)非特异性免疫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一装置表示膈肌收缩,肺处于吸气状态 | |
B. | 图二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 | |
C. | 图三中的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处变蓝,未遮光处不变蓝 | |
D. | 利用图四实验装置,可以得出草履虫对刺激能产生简单的反射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 B. | 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 ||
C. | 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 D. | 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黑暗环境中 | |
B. |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黑暗环境中 | |
C. | 潮湿的棉花,置于4℃的黑暗环境中 | |
D. | 棉花和种子完全侵没在水中,置于25℃的黑暗环境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