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学习和研究生物学常常需要借助显微镜,以下有关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目的,相符合的是(  )
A.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寻找白细胞时,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可使右上方的像移到视野中央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细菌的永久涂片时,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C.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D.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临时切片时,需要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

分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因此视野内的细胞数目由多到少,细胞体积由小到大;放大倍数增大但视野变小,故通过的光线变少,因此视野的亮度由亮变暗;
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可以调节镜筒,粗准焦螺旋使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让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据此解答.

解答 解:A、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可使左下方的像移到视野中央,A不符合题意;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细菌的永久涂片时,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B不符合题意;
C、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C符合题意;
D、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要用碘液染色,不是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让物像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羊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之分,如图是羊毛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用A、a表示控制羊毛的基因):
(1)在遗传学上,羊毛的黑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遗传图解,可以判断白羊是显性性状;
(2)若3号羊和4号羊再生一只羊,毛色是黑色的可能性为50%;
(3)分析遗传图解,可以确定基因组成为Aa的羊有4、5、6(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我们在超市选购绿色食品时要关注的标志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的吸收O2,排出CO2.回顾你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1]表膜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维持正常的呼吸;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
[2]鳃;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3]气门,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CO2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鳃里面有鳃丝内含毛细血管,水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水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即BTB液)遇CO2会由蓝变黄..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2]气囊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5)综上所述,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呼吸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充分体现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
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
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若女性怀孕期间患有地方甲状腺肿,她所生育的孩子最有可能患下列哪种疾病?(  )
A.呆小症B.肢端肥大症C.侏儒症D.甲状腺功能亢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你想过“养棵小树做宠物”吗?近年来,东营市园林局号召市民开展了“树木认养活动”.由园林局提供技术指导,认养者负责养护树木.实验中学师生认养了一片毛白杨林树,把生物课搬进了大自然.
(1)春天来了,毛白杨萌生了许多新枝条,从芽的性质和构造来说,将来发育成枝条的是枝芽;其结构中的生长点不断分裂产生新的芽结构.
(2)几个月下来,毛白杨长粗了一圈,这是由于茎中形成层的活动,使树干不断长粗.
(3)“根深方能叶茂”,根尖的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使毛白杨的根不断向地下伸长.
(4)养护期间要定期松土施肥,多施含氮的无机盐,毛白杨枝叶会更加繁茂.
(5)毛白杨的生长需要水,同时也不断地通过蒸腾作用向外界散失水分,蒸腾失水的“门户”是气孔.
(6)美国物理学家费曼这样说过:“树的构成材料居然主要是空气.你把树焚烧了,树就会化作原来的空气,在火焰的光和热中散发出来的是原来被束缚的太阳光热.”这阐述了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是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能量转化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7)生物兴趣小组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侧芽的生长主要受相邻侧芽的影响,还是受顶芽的影响?请你帮助他们完善探究方案.
①在同一棵毛白杨树上,选取三段生长状况相似的枝条(如图),分别标记为甲、乙、丙;
②甲枝条不做处理;
③乙枝条去掉顶芽,保留相邻的侧芽;
④丙枝条保留顶芽,去掉相邻的侧芽;
⑤一段时间后,观察枝条上侧芽的生长状况,并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生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 类.区分二者的最可靠依据是(  )
A.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B.是否具有亲本的全部特征
C.染色体数量是否与亲代相同D.是否产生了可遗传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根据下列性别遗传图解分析:
(1)图中生殖细胞①、②、③内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①22+Y、②22+X、③22+X.
(2)图中④⑥所代表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为44+XY其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⑤⑦所代表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为44+XX 其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
(3)由图可知,来自父方的生殖细胞有2种类型,来自母方的生殖细胞有1 种类型.子代是男孩还是女孩主要取决于父方 (填“父方”或“母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