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图1消化系统模式图,图2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脂肪在消化道的消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_____组成的。
(2)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在[_____]_____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_____,最终被分解成_____被人体吸收利用。
(3)蛋白质在[_____]_____中初步分解,最终被分解成_____被人体吸收利用。
(4)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该部位发生病变病人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原因是_____分泌过少,影响脂肪的消化,脂肪的最终分解产物是_____和_____。
(5)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其内壁有许多环形皱襞,环形皱襞上有许多_____,增加了消化吸收面积。
(6)图2中X、Y分别代表_____、_____的消化过程,C、D分别代表_____和_____。
【答案】消化腺 口腔 麦芽糖 葡萄糖 ⑩ 胃 氨基酸 ③ 肝脏 胆汁 甘油 脂肪酸 ⑦ 小肠 小肠绒毛 淀粉 脂肪 胃 小肠
【解析】
(1)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图中①唾液腺,②咽,③肝脏,④胆囊,⑤十二指肠,⑥肛门,⑦小肠,⑧大肠,⑨胰腺,⑩胃,食道,口腔;图2中A口腔,B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大肠,据此分析解答。
(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
(2)淀粉首先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消化成葡萄糖,最终被人体吸收。
(3)蛋白质在⑩胃内,被胃液消化成多肽,然后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消化成氨基酸,最终被人体吸收。
(4)③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所以肝脏发生病变的病人胆汁分泌过少,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因此不能多吃油腻的食物。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5)⑦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6)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图2中,C是胃、D是小肠,所以X曲线从口腔开始消化,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曲线从小肠开始消化,并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西瓜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其中细胞数目增多是由于( )
A. 细胞的分裂 B. 细胞的分化
C. 细胞的生长 D. 细胞的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很多农作物享誉全国,比如水稻.大豆等等。你知道它们的营养物质分别贮存在( )
A. 胚 子叶 B. 子叶 胚乳 C. 胚乳 胚 D. 胚乳 子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首诗描写的是鸟类生殖过程中的( )
A. 筑巢行为 B. 求偶行为 C. 孵卵行为 D. 育雏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作用,植物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_____并释放出_____。
(2)B代表_____作用,该过程吸收_____,产生_____气体。
(3)C代表细菌和真菌的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写图中字母)。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___________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3)甲、乙两细胞的D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
(4)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可以调节显微镜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如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移动,使之位于视野的中央,便于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