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现在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 )
A.昆虫
B.鸟类
C.鱼类
D.哺乳类
【答案】D
【解析】如图生命树可见,动物的进化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 .哺乳动物不但处于进化的最高点,而且它的特征,如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使它的结构功能最完善,最适应环境,也说明它是脊椎动物中乃至整个动物界最高等的一个类群.
故选:D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B瓶
B. 乙图中将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肉汤中原有的细菌芽孢萌发造成
C. 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是否煮沸
D. “鹅颈瓶”中的肉汤相当于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部位是在[ ]__________内;受精卵不断地进行分裂,形成__________ 并且埋入[ ]__________ 内;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通过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的。
(2)图中的号码3表示:__________。
(3)胎儿成熟后从[ ]__________生出体外,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
(4)试管婴儿技术让许多夫妇实现了“生儿育女”的愿望,试分析说明,试管婴儿是否就是在试管里培育婴儿?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蚯蚓的部分结构图,在“饲养和观察蚯蝴”的实验过程中,据图回答问题:
(1)结构1为蚯蚓的_____(填“前端”或“后端”);
(2)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使蚯蚓体表保持_____,否则蚯蚓可能会窒息而死.
(4)实验后应将蚯蚓怎样处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无耳垂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家庭的耳垂遗传情况进行调查.下表是他们的调查结果,请分析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组别 | 父亲 | 母亲 | 家庭数目 | 子女有耳垂人数 | 子女无耳垂人数 |
Ⅰ | 有耳垂 | 无耳垂 | 342 | 271 | 106 |
Ⅱ | 有耳垂 | 有耳垂 | 527 | 397 | 167 |
Ⅲ | 无耳垂 | 无耳垂 | 201 | 0 | 233 |
(1)根据表中第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无耳垂是隐形性状.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在第Ⅲ组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
(3)在第Ⅱ组家庭中,父母都有耳垂,但却出现了无耳垂的子女,这种变异是否可以遗传?
(4)在第Ⅰ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第1个孩子无耳垂,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无耳垂的几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养蚕织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表示桑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课外养蚕小组的同学发现,黄足蚕结黄茧,白足蚕结白茧,他们选用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性状,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蚕和子代蚕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推测后代黄足蚕和白足蚕的比例是 .
(2)2008年,我国的蚕桑养育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蚕桑的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这个事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的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出球小动脉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都含有尿素
B.大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C.重吸收作用发生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D.在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