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是安静状态,乙是运动状态 | B. | 甲、乙都是安静状态 | ||
C. | 甲是运动状态,乙是安静状态 | D. | 甲、乙是运动状态 |
分析 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维持体温的恒定实质就是保持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体温调节的中枢控制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内部(核心)和外周(皮肤)温度感受器接收的温度信息被传到到的这个司令部,然后做出增加产热和散热的决策,并通过神经内分泌信号传递给相应的功能器官.
解答 解:人体各组织器官在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热,但是肝脏和骨骼肌是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占总热量的90%,剧烈运动时产的热量比安静安时高10~15倍,骨骼肌颤抖就能使体内热量增加.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皮肤散热的方式有辐射、对流、蒸发等过程.比较甲乙两图示可知:甲内脏产热量最高,乙肌肉产热量最高,因此,甲是安静状态,乙是运动状态.
故选:A
点评 理解人体各组织器官在代谢过程中产热的不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 | B. | $\frac{1}{2}$ | C. | $\frac{1}{4}$ | D. | $\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都有由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 |
B. | 虽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 | |
C. | 有的由病原体引起,有的由体虚引起 | |
D. | 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都很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 | |
B. | 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 | |
C. | 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 | |
D. | 甲、乙两容器都放在温度相同的环境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睡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进食 | |
B. | 经常吃“洋快餐” | |
C. | 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 | |
D. | 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小肠长约5-6米 | |
B. |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 |
C. | 小肠壁内有肠腺 | |
D.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