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判断题:

(1) 所有的动物都能够主动运动。______

(2)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雌蜂和工蜂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成。______

(3)成年后,随年龄增长,骨中的钙逐渐流失,所以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含量降低。_____

【答案】× ×

【解析】

(1)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

(2)在蜜蜂的群体中,包括蜂王、雄雄、工蜂等,工蜂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蜂及蜂王等;雄蜂负责和蜂王交配,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后代

(3)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骨胶原蛋白)和无机物(无机盐),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常用煅烧法和盐酸脱钙法来验证

(1)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较高等的动物是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如哺乳动物的运动则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骨连接起到支点的作用;较低等的动物不是靠运动系统来进行运动的,如单细胞的动物草履虫就没有运动系统,其整个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其运动时靠纤毛的摆动而在水中旋转前进。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2)在在蜜蜂的群体中,包括蜂王、雄蜂、工蜂等,其中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的,而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个体为蜂王和工蜂,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3)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超过2/3,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骨无机物含量相对较多,有机物含量相对较少,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因此成年后,随年龄增长,骨中的钙逐渐流失,所以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含量不是降低,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 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 为了躲避敌害

C. 为了扩大领地D.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新华网报道,某社区的吴某,他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这不关我的事,我管他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上中学的儿子成了毒品的俘虏。儿子的身体也从以前的“体健如牛”逐渐变成“骨瘦如柴”。分析讨论: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________。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46亿年前的原始地球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地表温度很高

B. 天空中经常电闪雷鸣

C. 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

D. 火山爆发不断,地面熔岩横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试管内加入5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某消化液”5mL,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分钟,发现植物油消失了,则“某消化液”的成分最可能是( )

A. 唾液、胃液、肠液B. 唾液、胃液、胆汁

C. 胰液、肠液、胆汁D. 胃液、胰液、肠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馒头

碎屑

碎屑

碎屑

馒头块

试剂(2mL)

唾液

清水

唾液

A

振荡后保温

振荡/37℃

振荡/37℃

振荡/100℃

不振荡/37℃

碘液

2滴

结果

B

C

D

E

(1)如果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时,应选择4号与_____号试管形成对照,并在4号试管的A处加入2mL_______

(2)如果要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择实验组_____号和对照组_____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

(3)3号试管D处的实验现象是___(填“变蓝”或“不变蓝”),说明______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4)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______都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连云港有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花果山上所有的植物B. 渔湾的山和水

C. 月牙岛生态公园D. 苏马湾海洋中所有的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填空题

(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__________因素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后天学习行为则是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体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以适应周围环境,属于_________反射。

(2)保护动物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3)骨中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蚯蚓在土壤中取食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使土壤疏松且有机肥料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长。对上述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蚯蚓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蚯蚓在自然界的部分作用与分解者功能相似

C. 蚯蚓与植物是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 D.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作用不大,是可有可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