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A.外骨骼B.C.口器D.气门

分析 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如鳞片、外骨骼等,以便适应陆地环境.

解答 解: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金蝉脱壳”的壳是外骨骼.
故选:A.

点评 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唾液;如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的影响”,简述需要更改的两个环节的设计:将B环节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唾液;将C环节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C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0℃的冰水中(或60℃的热水中,注意温度要过高或过低).
(2)图1是普利斯特利用小白鼠做的对照实验之一,其变量为光;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图3是巴斯德巧妙设计的曲颈瓶实验.A、B两组实验的变量都是细菌;从而证明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的细菌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沙漠生态系统D.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
A.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叶绿体、线粒体
B.小华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已经看到像但不清楚他调节了细准焦螺旋
C.显微镜观察玻片目镜5×物镜10×,则放大倍数15倍
D.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
瓶子编号种子的数量
(个)
种子所处的环境
(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
A3少量水,20℃
B3无水,20℃
C3少量水,-10℃
D3水将种子淹没,20℃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AC两瓶做对照实验.
(3)A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种子可以萌发,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不萌发.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种子的数量太少,如10粒
(5)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请你分析原因:种子在休眠期、胚的结构不完整、胚没有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今年是中国农历猴年,如图为猕猴的外形图,请根据相关知识完成填空:
(1)猴猕的体表都被毛.它有很好的保温作用,与鸟一样,猕猴属于恒温动物(填“恒温动物”或“变温动物”).
(2)猕猴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3)猕猴在森林里群居生活,栖息在树上,以野果为食,也吃小鸟、鸟卵和昆虫.因此,它的牙齿具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猕猴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人和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太阳能B.电能
C.二氧化碳D.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动物的“学习能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的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加复杂而高等
B.高等的动物的“学习能力”强
C.“经验”就是 通过“学习能力”获取的
D.低等的动物不具备“学习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如图)是(  )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