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表示植物一生中的几种重要的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1)植物的根系保证了[E]过程的进行,它表示植物的吸收作用。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液浓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若给庄稼施肥过多,则会使得根细胞液的浓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浓度,从而出现烧苗现象,出现此情况时应该及时大量浇水。
(2)[D]过程表示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沿着茎的木质部中的_____向上运输。
(3)植物吸收的水一部分成为了过程 [C]_____作用的原料之一;绝大部分则通过过程[B]_____作用散失到外界。[C]过程的表达式是_____。
(4)[A]过程的意义在于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A]过程的名称是_____作用。
【答案】大于 小于 导管 光合 蒸腾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呼吸
【解析】
根据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结合图示进行解答。
(1)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因此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内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出现此情况时应该及时大量浇水。
(2)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不在树皮,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吸收的水一部分成为了过程C光合作用的原料,绝大部分则通过B蒸腾作用散失到外界,光合作用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4)根据分析气体变化可知,A生理过程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意义在于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结构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细胞→DNA→细胞核→染色体B.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
C. 染色体→细胞→细胞核→DNAD. 细胞→染色体→DNA→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1)开花后,1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图中的_____和_____(填序号)构成了雄蕊。
(3)绿色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后,[_____]_____发育成果实,[_____]_____发育成种子,其内部的受精卵发育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实例[7]反光镜)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_______。如果在视野中观察到异物,移动玻片标本和转动目镜,异物仍不动,那么异物很可能在[]_________上。
(2)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A细胞质中含有_______,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A、B两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
(3)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细胞结构中,[]_________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水果中的汁液通常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从图中④滤过到图中③,这一过程称之为________.
(2)从图中⑤流过的液体与图中③内液体相比,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
(3)图中③中液体流经⑤时,通过________作用之后形成尿液.
(4)若某人尿液中经常出现葡萄糖,则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
(5)人体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是因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具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