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
B.人的听觉和视觉分别是在眼球和耳朵中形成的
C.种子要萌发,除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
D.生物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分析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3)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种子必须同时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才能萌发;
(4)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具体性状的DNA片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据此解答.

解答 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是两个相反的过程.A正确;
B、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B错误;
C、种子的萌发需要满足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两方面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在休眠期,C正确;
D、生物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D正确.
故选:B.

点评 掌握光和作用、呼吸作用、视觉和听觉的成过程和种子的萌发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同学不喜爱吃蔬菜,常常牙龈出血,他应该补充(  )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这种转化主要是通过如图所示结构(  )实现的.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微生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微生物与其应用一致的是(  )
A.乳酸菌-面包B.大肠杆菌-胰岛素C.醋酸菌-酱D.酵母菌-泡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A、B、C在生态系统中各代表什么成分?A消费者,B分解者,C生产者.
(2)碳从A、B、C流向大气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流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如果外界光线不变,当放大倍数增大时,视野中的光线将变暗.
动、植物的组织,是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经过细胞分化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项具有社会行为的有(  )
A.个体户养殖的群鸡B.在一片森林筑巢的鸟类
C.分工各不相同的狒狒D.一块棉田里所有的棉铃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将装有涡虫的试管的一端M用铅箔套遮住,另一端N在光下照射.结果发现,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M端.用强光照射涡虫,它的反映是舒展身体;用电棒刺激涡虫,它的反映是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但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种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光的反映也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而偶尔不小心碰电棒的小老鼠,一见到电棒就远远的躲开了.请你根据此实验回答:
(1)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M端,这说明涡虫喜欢的生活环境是黑暗环境.
(2)第一次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舒展身体,涡虫对强光的这种反映是一种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 而“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强光的反映是一种学习行为.
(3)涡虫对“光照-电击”的刺激到形成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的反映,需要100次,小老鼠一次就有强烈的反映,这说明: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差,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当肋间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人体处于的状态是(  )
A.呼气B.吸气
C.既不吸气也不呼气D.同时进行吸气和呼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