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分)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3)设计实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

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

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

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1)A

    (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C

    (4)量取清水要另取一个量筒(或者把量筒洗净后再量取清水;或者先量取清水再量取

  唾液)

    (5)多  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沂水县一模)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六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据此情景提出的以下几个问题中,其中不够具体、明确的是
A
A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
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温度

(3)制定计划:为证明细菌对植物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确定实验的变量为
细菌
细菌
,但他们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
C
C
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A.将甲组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实施计划:“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个试管,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个试管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个试管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如右表所示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cm)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金鱼藻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量越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照越强,
光合作用越强,释放的氧气越多
光合作用越强,释放的氧气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邻水县)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A
A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设计实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C
C

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量取清水要另取一个量筒(或者把量筒洗净后再量取清水;或者先量取清水再量取唾液)
量取清水要另取一个量筒(或者把量筒洗净后再量取清水;或者先量取清水再量取唾液)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气泡多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气泡多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
A
A

A.鼠妇为什么爬走呢?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亮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假设
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温度

(3)设计实验:为了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科技小组对三个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温度进行了条件控制(每个温室中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如下表:
温室
二氧化碳浓度 0.2% 5.0% 5.0%
温度 15℃ 15℃ 20℃①研究温度对蔬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应选择
②③
②③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研究二氧化碳对蔬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应选择
①②
①②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4)同学在做验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中,组装了如图装置.他白天做实验时效果不明显,主要的原因是
合作用能大量产生,所以植物的呼吸作用表现不显著
合作用能大量产生,所以植物的呼吸作用表现不显著
.你的建议是
遮光(或黑暗)
遮光(或黑暗)
.改进后预期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你提出的问题是:
 
能影响
 
的产生吗?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3)设计实验:为证明酸雨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A.每天向甲组幼苗喷洒清水,每天向乙组幼苗喷洒“模拟的酸雨”,并观察记录.
B.每天向甲、乙两组幼苗喷洒清水,并观察记录.
C 每天向甲、乙两组幼苗喷洒“模拟酸雨”,并观察记录
(4)实施实验: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淀粉煮沸成糨糊,冷却后待用;在已加入等量糨糊的2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清水、唾液后,需充分振荡试管;将加入唾液的试管放入37℃水中恒温10分钟,另一支试管置于常温下10分钟;冷却后滴加碘液,检验两支试管内是否变蓝.以上操作中有一步不正确请指出并更正:
 
,原因是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潮虫(鼠妇),如图所示.他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潮虫的数据如下表.通过分析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地点 潮虫数量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庭院里的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高温干燥    B.阴暗潮湿    C.空气污浊    D.阳光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模拟生物试卷(一)(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5分)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3)设计实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
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
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