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试分析回答:
(1)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
(2)幼猩猩生下来就会吸奶,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它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学习行为的基础。请再列举两个动物的先天性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些刚孵化出来的小鸭会学着认识并跟随它所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并认定那是它们的母亲,这就是印随行为。印随行为一般在刚刚孵化后立即发生。实验人员选择了6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①实验人员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结果甲组小鸭都跟随气球走,这种行为属于 (____)
A.先天性行为B.偶然行为C.取食行为D.后天学习行为
②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____)
A.实验模型B.作为对照组C.作为实验组D.一个变量
③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____)
A.变成猫
B.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C.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D.认为气球是它们的母亲
【答案】后天学习行为遗传孔雀开屏、飞蛾扑火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ABC
【解析】
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
(1)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因此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这种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2)由分析可知: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例如:孔雀开屏、飞蛾扑火、蜜蜂采蜜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3)学习行为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4)①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跟随气球走,为先天性行为。
②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为实验组,而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和甲组形成对照作用,为对照组,变量为是否和母亲在一起。
③如果将甲组的小鸭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小鸭就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地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部分大熊猫及时迁移到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进行喂养,这一措施属于
A. 就地保护 B. 属地保护 C. 易地保护 D. 人为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流感高发时期,应经常打开门窗进行通风,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清除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尝试制作酸奶
以下是家庭制作酸奶时供选择的一些材料和条件:A.加抗生素的新鲜牛奶和糖混合;B.新鲜牛奶和糖混合;C.乳酸菌种;D.酵母菌种;E.发酵温度0℃﹣5℃;F.发酵温度37℃﹣42℃。
1请在上述材料和条件中选择恰当的选项,完善制作酸奶的步骤
顺序 | 具体操作 |
① | 牛奶种类[_____] |
② | 热处理(煮沸) |
③ | 冷却 |
④ | 接种菌类[_____] |
⑤ | 密封发酵,温度控制为[ _____] |
⑥ | 冷藏或食用 |
2对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_____。
(2)发酵时要将盖密封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将做好的酸奶冷藏不容易变质的原因是_____。
(4)酸奶具有酸味是因为_____。
(5)乳酸菌和酵母菌营养方式的共同点是利用现成的_____维持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上初一的小明最近感觉到自己的声音明显变“粗”了,是进入青春期后正常的变声
B. 形成受精卵的器官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C.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
D. 怀孕就是一粒“种子”植入子宫内膜上,这里的“种子”就是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血液形成尿液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B. 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C. 血液﹣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尿液 D.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
A.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B. 玉米缺氮时,植株比较矮小
C. 蒲公英的种子外面有羽状的纤毛,易使种子飘散,传播
D. 荷花的莲蓬外包裹着又厚又轻的保护层,使它能够浮在水面随波漂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B. 蕨类植物没有真正的根
C. 植物体没有系统 D. 番茄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