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与这句话无关的是 ( )
A.有脊柱
B.前肢变成翼
C.用气囊辅助呼吸
D.胸肌发达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尾鳍_____少的活小鱼,用_____棉花或纱布裹住鱼体,露出尾部,将鱼平放在_____中,并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将尾鳍对准通光孔,用_____倍镜观察尾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呈_____.
(2)若血流从较粗的血管流向较细的血管,则较粗的血管是_____;若血液从较细的血管流向较粗的血管,则这较粗的血管是_____.
(3)毛细血管是连通于_____和_____之间的血管,其管壁仅由_____构成,管内血流速度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力进行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
①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②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量增多
④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⑤为更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利用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达到控制蛾蝶类害虫数量的目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
A.摄食
B.运动
C.通讯
D.产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网络上有传言说:“电脑键盘上的细菌数量比马桶里的细菌还要多!”这是真的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想要用实验检验该结论,甲同学准备用无菌棉棒分别蘸取电脑键盘表面和马桶内壁,制作成装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而乙同学准备进行培养菌落来观察,以下是乙同学实验设计步骤:第一步:配置细菌生长所需要的培养基两份,进行高温灭菌处理,标号1和2号。
第二步:将两根无菌棉棒分别擦拭电脑键盘和马桶内壁,并分别在1号和2号细菌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立即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定时观察和记录。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的结果是 , 则结论得以验证。
(2)实验中的第二步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3)如何改进可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
(4)甲同学在低倍镜下观察到一些细小的颗粒,他观察到的是否是细菌?(填是或否)。
(5)实验证明:电脑键盘上不光有细菌,而且还是各种细菌很好的滋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健康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某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据下列处理分析回答: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
处理 方式 | 10粒种子,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加较多水,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 |
室温 | 室温 | 室温 | 室温 |
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4号瓶盖探究的外界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我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的现象和结论如下: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2年,我省厦门在五缘湾“圈地”40公顷建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栗喉蜂虎是一种鸟类,善飞行,其喉部羽毛为栗红色,主要食物为蜂类、蝶类、蛾类、蝉等昆虫。
⑴栗喉蜂虎喉是鸟类,下列与它是同类的动物有:__________
A.孔雀 B.蜂鸟 C。蜜蜂
⑵栗喉蜂虎具备与飞行相适应的特征,如体表被覆______,前肢变成______等。
⑶栗喉蜂虎的分类信息如下,请按分类单位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写序号)
①蜂虎科 ②脊索动物门 ③动物界 ④佛法僧目 ⑤鸟纲 ⑥蜂虎属 ⑦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