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模拟实验,请回答:
试管 | 馒头 | 加入的液体 | 搅拌与否 | 温度 | 时间 | 冷却加碘 |
1号 | 碎屑 | 唾液2ml | 搅拌 | 37 | 10 | 2滴 |
2号 | 碎屑 | 清水2ml | 搅拌 | 37 | 10 | 2滴 |
3号 | 成块 | 唾液2ml | 不搅拌 | 37 | 10 | 2滴 |
⑴.牙齿的作用.
⑵.不变蓝,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变蓝,试管内存在淀粉,未被充分消化。
⑶.接近人体温度,唾液淀粉酶才能发挥最佳的催化作用
解析试题分析:(1)1、2号试管中将馒头切成碎屑是为了模拟口腔中的牙齿的作用,牙齿能咀嚼食物,而充分搅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的舌的作用。
(2)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中由于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试管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号试管中加入的是馒头块,也没有进行充分搅拌,唾液与馒头中的淀粉接触面积小,淀粉没有被消化完,因此滴加碘液后部分变蓝色。
(3)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点评:此题考查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难度一般,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试管 | 加入的物质 | 操作 | 水温 | 时间 | 试剂 | ||||||||||||||||||||||||||||||||||||||||||||||||||||||||
① | 馒头碎屑+唾液 | 充分搅拌 | 37℃ | 10分钟 | 碘液 | ||||||||||||||||||||||||||||||||||||||||||||||||||||||||
② | 馒头碎屑+清水 | 充分搅拌 | 37℃ | 10分钟 | 碘液 | ||||||||||||||||||||||||||||||||||||||||||||||||||||||||
③ | 馒头块+唾液 | 不搅拌 | 37℃ | 10分钟 | 碘液(1)若以①和②为一组实验,则实验变量是 加入的物质是否含有唾液 加入的物质是否含有唾液 ,其中② ② 为对照组.(2)加碘后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③ ②③ 号试管液体变蓝,① ① 号试管液体不变色.(3)①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麦芽糖 麦芽糖 .②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没有被消化,遇碘变蓝 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没有被消化,遇碘变蓝 .③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馒头块中的淀粉没被唾液彻底的消化,淀粉遇碘变蓝色. (4)实验结论:淀粉的化学消化是从 口腔 口腔 开始的.(5)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所以要设置重复组,因此就同一个实验在相同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实验结果应取多次实验的 平均值 平均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