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是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是由③、④、⑥(填序号)构成的.④内的液体是原尿.
(2)①与④两种液体相比较,④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流过⑥以后的液体与④中的液体相比较,流过⑥以后不含有葡萄糖.
(4)①与⑦两种液体相比较,⑦中氧气和尿素大大减少.
(5)③的作用是滤过作用,⑥的作用是重吸收作用.
(6)①、④和流过⑥的液体含有的相同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

分析 图中①是流入肾小球的血管,叫入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③是肾小球,②是从肾小球流出的血管,叫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④是包在肾小球外的囊叫肾小囊,流有的液体为原尿;⑤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⑥肾小管,⑦肾静脉.

解答 解:(1)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⑥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③肾小球和④肾小囊组成.肾小囊内的液体是原尿.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原尿和血液的区别在于,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在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4)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气减少,养料减少.故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少,二氧化碳多.
(5)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6)①内血液、④内原尿和流过⑥的尿液含有的相同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
故答案为:(1)③、④、⑥;
(2)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葡萄糖
(4)尿素、氧气
(5)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
(6)水、无机盐、尿素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一、学会识图;二、明确肾单位的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古生代早期出现“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当时最多的海洋动物是(  )
A.三叶虫类B.两栖类C.鱼类D.爬行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果一个氨基酸分子中有两个羧基,其中一个羧基连在R基上,那么另一个羧基(  )
A.与连有氨基的碳原子相连B.与羧基相连
C.与氢相连D.与氨基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扩张,表示吸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收缩(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使得胸腔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减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肺.
(2)当吸气时,外界空气进入肺泡,空气中的氧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图,请回答:

(1)图中B过程表示的植物生理活动是蒸腾作用,C表示的植物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
(2)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A]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5]线粒体中.
(3)以上A、B、C三种生理活动,可以在有光条件下同时进行.
(4)C过程的意义是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分析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以上实验是观察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D过程[2]号试管内浆糊颜色不变蓝,原因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3)将两个试管放入37℃温水中是因为37℃左右酶的活性最强.
(4)[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  )
A.湿润空气B.温暖空气C.灭菌D.过滤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荔枝、龙眼是岭南名果,从分类的角度看,这两种植物都属于(  )
A.苔鲜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人在行走时,若足踩在钉子上,就会迅速抬起腿来,其反射弧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若受伤部位出血,说明至少伤至皮肤的真皮层.
(2)反射弧的结构中,a是传入神经.完成上述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结构)中.
(3)这种伤害性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就会产生痛觉.
(4)一车祸伤者,医生针刺其足底,患者无感觉但腿部反应非常明显,医生推断,受伤部位可能是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