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的重要证据是化石B.方向是从低等到高等
C.普遍认为的原因是自然选择D.结果是都产生有利的变异

分析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 解: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故A正确.
B、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故B正确.
C、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故C正确.
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有利的变异和不利变异,变异的利害取决于环境.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不属于神经细胞特有的结构的是(  )
A.细胞体B.突起C.神经末梢D.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大雄的某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1)闹钟响起,大雄匆匆起床.这属于反射,由人体的神经系统来调节.
(2)经过了一夜,他感到了尿急了.储存在膀胱中的尿液是由肾脏 产生的.
(3)洗漱时,他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长出了胡子.这是男孩生殖系统中的睾丸 产生出雄性激素让身体发生了变化.
(4)大雄吃完牛奶和面包,背上书包出门.这些动作是由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者关节 活动完成的;早餐中的营养物质将主要在大雄消化道的小肠里被消化,并吸收进入血液.
(5)到校时,大雄心跳加速.肺循环和体 循环正忙碌着,他心脏的左心室收缩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他的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血液里的有机物和氧随血液源源不断地运往组织细胞,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完成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供应大雄的学习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昆虫的身体一般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不知你有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面,就让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节实验课上的经历来感受一下吧.
(1)课一开始,老师要交待实验要求.听清老师讲话,依赖于你的听觉.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具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能够接受声波引起的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内耳的耳蜗.
(2)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照老师板书的材料用具清单清点实验台上的物品.你不仅可以看清近处的材料用具,也能看清远处的板书,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形成物像是在眼球的视网膜 结构上.
(3)实验过程中,如果你在点燃酒精灯时,手不小心碰到了火焰,会迅速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灼痛.这是因为,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中,而痛觉、视觉、听觉的形成都在大脑皮层的各自功能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结合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完成此过程的“有机物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器”是细胞中的叶绿体.此外,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具有的另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2)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査,在甜瓜生长的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下表:
平均温度(℃)甲地乙地
白天3333
晚上1222
据以上资料分析,相比乙地温度,甲地白天与之相同,而晚上要低一些.两地白天甜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基本一样多,而甲地甜瓜晚上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少,所以甲地甜瓜积累的有机物多.(填“较多”或“较少”)
(3)居室栽培植物已形成现代文明的一种时尚,是人们休闲和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
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的做法科学吗?不科学.
(4)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散失水分,这在水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共有7条食物链,图中直接食物来源只有两种的消费者是鹰.
(2)如图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3)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组成生物体的碳、氧等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箘.如图是小明同学研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吸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首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除去氧气和灭菌,冷却后待用.然后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一定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数.
 时间
液滴数
温度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15℃ 6 16 22 22 22
 35℃ 10 24 32 32 12
 55℃ 0 2 2 2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
(2)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通过液滴数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
(3)55℃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原因是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受到影响.
(4)35℃时,第5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原因可能是葡萄糖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