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桑椹果实呈紫色且味甜多汁,是人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食用桑椹时手指会被染成紫色,果盘内也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紫色的汁液主要来自于果实细胞的( )
A.细胞质B.细胞膜C.液泡D.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如下:
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能够不停地流动可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液泡:内含多种细胞液,含多种物质和有味道、颜色的物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和动物一样,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A.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液泡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所以果盘内也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紫色的汁液主要来自于桑椹果实细胞的液泡,C符合题意。
D.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B.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C.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D.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围绕“口腔内是否有细菌、真菌”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以下是他的具体操作过程:①制备培养基 ②无菌棉签蘸取口腔,涂在培养皿甲中 ③将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高压处理 ④将甲、乙两个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⑤将甲、乙两个培养皿冷却
(1)请将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
A.②①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②⑤④
(2)该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设置乙培养皿的目的是进行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
(4)将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无菌棉签蘸取口腔,涂在培养皿甲中的过程叫___________。
(6)在观察现象时,发现甲培养皿培养基上的菌落比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种菌落属于_____________菌落。而乙培养皿培养基上无任何菌落。
(7)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项目 数据 类别 | 工业污染区 | 非工业污染区 | ||
深色桦尺蛾 | 浅色桦尺蛾 | 深色桦尺蛾 | 浅色桦尺蛾 | |
释放数目 | 154只 | 164只 | 472只 | 496只 |
再回收率 | 58% | 25% | 6% | 42% |
(1)假设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基因控制,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浅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娥保护色是不同的。在非工业污染区_____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原因_____。
(3)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选择正确的选项并填在横线上)_____的结果。
A. 烟熏 B. 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 自然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描述人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产出所经历的过程。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胚泡植入子宫内膜 ②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 ③在母体内形成受精卵
④初具人形,形成胎儿 ⑤胎儿发育成熟,分娩 ⑥受精卵分裂、形成胚泡
A.①③②⑤④⑥B.③⑥①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⑥D.②①③⑥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