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每年导致死亡人数约80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只有营寄生生活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传染源
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D.艾滋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只能以预防为主
B
【解析】
试题分析: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A正确;
B、传染源是指患病的人或动物,B错误;
C、D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关心、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也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CD正确;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5分)下图实验装置一中,甲、乙两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现甲中石灰水变浑浊,乙中石灰水没有变化。
实验装置二中,1、2两支试管分别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比较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注:土壤浸出液是由肥沃的土壤加蒸馏水搅拌,过滤后所得到的液体。)
(1)实验装置一中甲和乙形成了一组 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装置二中试管 是实验组,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
(3)根据装置二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荆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灵芝和香菇直接从朽木中获得能量,平菇直接从腐烂的棉籽壳中获得能量.这三种真菌的生活方式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恩施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科学探究:(4分)
2014年,我国发现了多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H7N9禽流感疫苗尚未研究成功,但H5禽流感疫苗已研制成功,利用老鼠做测试,结果发现疫苗对H5禽流感病毒感染者有百分之百的保护作用,疫苗能留在体内激发产生更多的免疫抗体。H5禽流感疫苗能否预防H7N9禽流感呢?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加以证实。
(1)他们提出的假设为 。
(2)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①取大小相同的健康实验老鼠若干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在A组每只老鼠体内分别注射2ml ,B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老鼠注射等量的感染H7N9禽流感的活禽提取液,观察两组老鼠的健康状况。
(3)实验结果:B组老鼠患病,A组老鼠 (填“患病”或“不患病”)。
(4)结论分析:出现A组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恩施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关于狗的“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示意图(图6),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未经过训练的狗,铃声也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
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非条件反射刺激的不断强化
C.条件反射建立后,一般比较固定,难以重建
D.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来说,非条件反射比条件反射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耳垂基因(A)和无耳垂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如果父母都有耳垂,其子代中出现了无耳垂个体,那么父母基因型分别是
A.父亲:AA,母亲:Aa B.父亲:Aa,母亲:Aa
C.父亲:Aa,母亲:aa D.父亲:aa,母亲: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艾滋病病原体类型和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衣原体:血液传播 B.病毒:空气飞沫传播
C.真菌:性接触传播 D.细菌:母婴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金华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乙是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管图象,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死鱼比活鱼更有利于实验
B.湿纱布的作用是维持鱼的体温
C.③是小静脉
D.①是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为了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兴趣班学生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一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甲、乙、丙、丁四组中,对照组应是 组,图中的大圈代表圆形纸盒,其中的A 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而B区面积应分成等份,并设置成相应的环境条件。
(2)当图一的A区放入20个鼠妇后,图二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从第 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需要计算全班各组的 值。实验研究的鼠妇生活习性是自然界长期对鼠妇 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