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的4个腔,E、F、G、H表示血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B.在E、A、B、F内流动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C.体循环可表示为:B→F→组织处毛细血管网→H→C
D.肺循环可表示为:C→D→G→肺部毛细血管网→E→A

分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图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E肺静脉、F主动脉、G肺动脉、H上下腔静脉.
(4)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解答 解:A、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正确;
B、从图血液循环路线中看出,在E(肺静脉)、A(左心房)、B(左心室)、F(主动脉)内流动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正确;
C、体循环可表示为:B→F→组织处毛细血管网→H→C,正确;
D、肺循环可表示为:D→G→肺部毛细血管网→E→A,而不包括C(左心房),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正确辨认图中的结构名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  )
A.卵巢B.输卵管C.输精管D.子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2016年2月9日,我国发现首例塞卡病毒病患者,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及时将患者进行了隔离治疗,此举措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项措施(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下表中的样本为某健康人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肾小管末端的尿液,表中的数据为各样本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单位:克/100毫升),请通过比较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水 98 90 96
 蛋白质 0.03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与样本B相比,样本A中蛋白质的含量大幅度降低,这是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
(2)样本C中尿素的含量是样本A的60倍,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所导致.
(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样品A中的无机盐有大部分被重吸收.请从上表中找出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信息,填写在下面表格中的横线上.
  样本A样本C 
 无机盐 0.721.1 
尿素 0.03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摄入的食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
(2)a过程是指消化道内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消化道中完成此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3)经过b过程和c过程,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的主要变化是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蚊子的口器属于(  )
A.刺吸式口器B.嚼吸式口器C.虹吸式口器D.舔吸式口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腺体中,能够分泌生长激素的是(  )
A.胸腺B.垂体C.胰腺D.睾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传染病,寄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是由疟蚊(按蚊类)叮咬而传播,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口,遭受着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年,全球疟疾患者是1.98亿,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是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儿童.
资料二 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形成,40%的世界人口处于罹患对其他药物具有抗药性的风险之中,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恶性疟疾原虫也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1)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和草履虫一样,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成形的细胞核.传播疟疾的疟蚊属于节肢类动物,该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这种传染病的传染源是疟疾患者.
(2)在资料二中,如果“重组疟疾疫苗”获得成功后,健康人群注射该疫苗,体内将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从而获得对疟疾的免疫能力.在治疗疟疾过程中,疟原虫逐渐出现抗药性,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抗药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血细胞中,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输送血液的“泵”是心脏,在肺动脉中流的血液是静脉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