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某生物小组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导管中水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C.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分析 导管的功能就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解答 解:A、成熟区由于根毛的出现增大了吸水和无机盐的面积,由于导管的出现增强了水分和无机盐的疏导能力,根毛细胞也更适于吸水,使得成熟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A正确;
B、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叶、花、果实、种子.所以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B正确;
C、根、茎、叶处都有导管并且是连通的,不但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而且将植物体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C正确;
D、导管的功能就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D错误.
故选:D

点评 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探究题: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试管加入的物质 (各2毫升)温度试剂实验现象
1号淀粉糊+唾液0℃
2号淀粉糊+唾液73℃ 
3号淀粉糊+唾液37℃
4号淀粉糊+清水37℃
(1)请在表内括号中填写实验现象:A.变蓝    B.不变蓝
(2)1、2、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进行消化时需要适宜的温度.
(3)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4)4号试管是3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俗语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以树汁为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这生态系统中蝉为第一营养级,黄雀为第二营养级
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绝大部分流入到下一营养级
C.此食物链为:土壤→树汁→蝉→螳螂→黄雀→细菌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②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多.
③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本图中有5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食物网.
④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草→鼠→蛇→鹰.
⑤在该生态系统中,对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草、狐、蛇、鹰,对鼠有间接关系的生物是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B.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D.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 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处应加人2毫升清水;
(2)三支试管都要放在37℃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③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4)实验结果是①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会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扮酶分解成麦芽糖了.
(5)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内被吸收,在胰岛分泌胰岛素的调节下,血液中该物质的浓度能保持正常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线将鸟卵的各个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尿素是在甲处形成的
B.甲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甲处过滤并形成尿液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于丙处被重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下面是探究教室里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请你帮助设计完成.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透明胶带,放大镜.
①提出问题: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吗?
②作出假设: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
③制定计划并实施:
1号培养皿处理方法:打开培养皿,暴露在教师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把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
④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1号培养皿有多种菌落形成.
2号培养皿无菌落形成.
结论是:教室的空气里有多种细菌和真菌.通过实验可知细菌和真菌适合于生活在营养丰富、温度适宜等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