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牙齿咀嚼磨碎食物 | B. | 舌拌食物混合唾液 | ||
C. | 胃液使蛋白质分解 | D. | 胃、肠蠕动混合消化液 |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性消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物质状态或形状上的变化为物理性消化,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等.
解答 解:A、牙齿将食物嚼碎,食物只发生了形状上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属于化学性消化,故不符合题意;
B、舌拌食物混合唾液,食物只是发生了形状上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属于化学性消化,故不合题意;
C、胃液使蛋白质分解,是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消化,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蛋白质生成了新物质--多肽,所以是化学性消化,故符合题意;
D、胃、肠蠕动混合消化液,只是食物与消化液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性消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判断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的关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七年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们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要借助显微镜。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
B.对光时应该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对光时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D.要使视野变明亮,可以调节准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八年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可以避免的 B、绝对是有利的
C、绝对是有害的 D、可能有害也可能有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八年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一诗句分别描述了蛱蝶和蜻蜓的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节律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繁殖行为、攻击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八年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玉树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某男孩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动作,其原因不会是
A、肘关节脱臼 B、肱骨骨折 C、皮肤破损 D、肱二头肌拉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馒头碎屑或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适量馒头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唾液的有无 | 2毫升唾液 | 2毫升清水 | 2毫升唾液 | 2毫升唾液 | 2毫升唾液 |
是否搅拌 | 搅拌 | 搅拌 | A | 搅拌 | 搅拌 |
温度 | 37℃ | 37℃ | 37℃ | 0℃ | 100℃ |
加入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 |
B. | 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 |
C. | 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 |
D. | 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6、23、23、46 | B. | 23、46、23、46 | C. | 46、23、46、23 | D. | 46、23、23、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