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下列有关消化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  )
A.牙齿咀嚼磨碎食物B.舌拌食物混合唾液
C.胃液使蛋白质分解D.胃、肠蠕动混合消化液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性消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物质状态或形状上的变化为物理性消化,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等.

解答 解:A、牙齿将食物嚼碎,食物只发生了形状上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属于化学性消化,故不符合题意;
B、舌拌食物混合唾液,食物只是发生了形状上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属于化学性消化,故不合题意;
C、胃液使蛋白质分解,是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消化,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蛋白质生成了新物质--多肽,所以是化学性消化,故符合题意;
D、胃、肠蠕动混合消化液,只是食物与消化液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性消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判断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的关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七年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们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要借助显微镜。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

B.对光时应该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对光时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D.要使视野变明亮,可以调节准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八年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可以避免的 B、绝对是有利的

C、绝对是有害的 D、可能有害也可能有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八年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一诗句分别描述了蛱蝶和蜻蜓的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节律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繁殖行为、攻击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八年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玉树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某男孩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动作,其原因不会是

A、肘关节脱臼 B、肱骨骨折 C、皮肤破损 D、肱二头肌拉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类微生物的形式结构图,回答问题.(括号内填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1)侵入人体后,可能会导致人体患“猩红热”疾病的是[A]
(2)图中属于霉菌的有[BC].属于真菌的有[BCD]
(3)A、D两种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分别位于[3]DNA集中的区域、[4]细胞核内.
(4)图中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有[E],是单细胞生物的有[AD].
(5)蒸出的馒头软而多孔,是因为有[D]参与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的有无 2毫升唾液 2毫升清水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A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37℃ 37℃ 0℃ 100℃
加入碘液 2滴2滴2滴2滴2滴
(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变量是唾液.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不搅拌.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填“变蓝”或“不变蓝”)
(3)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水浴时间不够长(写1种即可)
(4)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有影响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人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B.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C.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D.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人的神经细胞、精子、受精卵、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依次是(  )
A.46、23、23、46B.23、46、23、46C.46、23、46、23D.46、23、23、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