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为探究温度与蝉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蝉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蝉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
A.观察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调查法

分析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但其中实验法是探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 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不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题中叙述的某同学将蝉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蝉的鸣叫次数,是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的,符合实验法的要求,符合题意.
C、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故不符合题意;
D、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注意: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子叶,发育成菜豆幼苗的结构是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于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1)甲乙为什么用相同的树叶?对照实验,保证变量的唯一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湿润?给细菌的生存提供一定的水分
(3)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方案三,消灭了原有可能存在的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结果更准确..
(4)如果实验结论是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那么甲组的落叶将完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廋肉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
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D.葡萄糖和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
B.身体分节能使躯体运动灵活
C.蚯蚓是两侧对称动物
D.蚯蚓体壁始终保持湿润,有利于气体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四种不同生物,他们身体微小,但都能完成生命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丙与其它三种生物结构明显不同.它没有自己的遗传物质
B.乙与丁的根本区别是乙是自养的,丁不是
C.图甲与图丁都是一个细胞构成,它们都没有细胞壁
D.图甲、丙、丁都不能制造有机物,过腐生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是因为水中有大量的(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生活污物D.蕨类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