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无耳垂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统计了他们班50名同学耳垂的情况,结果是29名有耳垂,21名无耳垂。他还统计了四名同学父母的耳垂情况,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相关基因用A或a表示)
(l)该同学分析后判定有耳垂是显性性状,这一结论是根据__________同学及其父母的情况得出的。
(2)该同学针对耳垂的遗传提出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A.因为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所以其他班也一定是有耳垂的同学占多数
B.乙同学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
C.丙同学不可能携带a基因
D.丁同学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仍然无耳垂
(3)该同学针对耳垂遗传情况的探究运用了生物学探究常用方法中的__________法。
(4)甲同学有一个妹妹,你认为她有_______%的可能有耳垂,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你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
【答案】 乙 BD 调查 50
【解析】试题分析:(1)在耳垂的有无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乙出现了他的父母没有的性状,说明无耳垂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那么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2)A、不能根据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推测有耳垂的同学占多数,A错误;
B、乙无耳垂(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方,另一个a来自母方,父母双方都表现为有耳垂,所以基因都是Aa,B正确;
C、若丙同学的父母只要有一个基因是Aa,丙同学就有可能携带a基因,C错误;
D、丁同学的父母都无耳垂(aa)生的孩子基因都是(aa),都无耳垂,D正确。
(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该同学针对耳垂遗传情况的探究运用了生物学探究常用方法中的调查法。
(4)据遗传图可见:甲同学有一个妹妹,她有耳垂的可能性是50%。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反射弧的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图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c是 。
(2)破坏b结构,刺激感受器,大脑是否有感觉 ;(填“有”或“无”)刺激①处,效应器是否有反应 。(填“是”或“否”)
(3)我们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 的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春天是桃树开花的季节,桃树的果实是人们夏季喜爱的水果。下图甲、乙分别是桃树的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5]和[6]所示结构共同组成 .
(2)甲图除了表示桃花的结构外,还可表示桃花的 过程.
(3)“公园蜜桃”果大、味甜,其鲜嫩的“果肉”[a]由甲图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
(4)乙图中的[b]是由甲图中的 (填名称)发育成的.某同学刚过春节就把自身具备萌发能力、不在休眠期的桃的种子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里,一个月都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体循环开始于[ ]_______,结束于[ ]_______。肺循环开始于[ ]_____,结束于[ ]______________。
(2)血液在心脏中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从心室流向________,而不能倒流,原因是心脏中 的瓣膜[ ]_________和[ ]_________能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
B.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
C.观察到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
D.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2)这个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构成,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图中所示仅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 和非生物部分。
(4)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的 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1)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同时男孩和女孩会分别出现 和 。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人体主要能源物质是 ,备用能源物质是 ,伤病员应该多补充的是 。人体缺乏 和
会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夏明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把以下4支试管放在盛有37℃温水的水浴装置中10分钟,取出冷却后,向每支试管中滴入碘液。要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是否受温度影响,应比较哪两支试管?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