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
(4)在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5)图中,A左心室、B右心室、C右心房、D左心房、E肺动脉、F肺泡外毛细血管、G肺静脉、H主动脉、M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N上下腔静脉.
解答 解:(1)肺循环途径是B右心室→E肺动脉→F肺泡外毛细血管→G肺静脉→D左心房,因此(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肺循环的过程B→E→F→G→D.
(2)“心脏分四腔,由C到B,由D到A”,都有房室瓣可以保证血液的定向流动
(3)肺泡和毛细血管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保证了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
(4)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经过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由E到G处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静脉血变动脉血.
(5)“血液流经M时”,由于组织细胞不断消耗氧气,导致血液中氧含量低,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故答案为:(1)B→E→F→G→D
(2)房室瓣
(3)一
(4)静脉血变动脉血
(5)血红蛋白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正确识图.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表皮的生发层细胞中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 | |
B. | 皮肤被划破后感到疼痛,说明已伤到生发层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 |
C. | 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 | |
D. | 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参与体温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