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近年来我国频繁出各种类型的禽流感疫情,请依据图中疫病防控信息回答问题:
(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其中患病的鸡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必备环节中的传染源;
(2)收治禽流感病人后,医院应采取的措施是隔离治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2、3、4、7(用图中序号填空);
(3)图中⑤所示,流感疫苗接种到人体中以后,会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该流感的抵抗力,这样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分析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人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其中患病的鸡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必备环节中的传染源.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图中1对患病的禽类深埋属于控制传染源;图中2、3、4、7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禽流感病人也属于传染源,收治禽流感病人后,医院应采取隔离治疗的方法,属于控制传染源;
(3)图中5所示注射疫苗,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疫苗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由于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并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在传染病的预防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故答案为:(1)流行;传染源.
(2)隔离治疗;2、3、4、7;
(3)抗体;特异性.

点评 该题考查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免疫的类型、病原体以及抗原、抗体的概念等知识,注意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首先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光照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原因是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2013年,北京大学某研究团队成功地使用4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将甲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具有能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细胞),并克隆出后代小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诱导成的全能干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
B.甲小鼠能通过体内受精、卵生等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C.后代乙小鼠染色体上的DNA、基因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穴居的小鼠嘴前端用来探路的胡须发达是“用进废退”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体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D.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春秋季是多种传染病高发时期,学校校医利用晨读时间在校广播以下内容:
①.要做好个人卫生,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②.不随地吐痰,做好室内外卫生;
③.要多开窗使教室通风透气,保持教室内的空气流通;
④.校医将利用课间喷洒消毒液;
⑤.同学们需加强体育锻炼;
⑥.发现同学有身体不适或有发烧等现象,要及时向班主任、学校汇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⑤,⑥属于控制传染源.
(2)请写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简便易行的手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般夏天尿少,这是因为(  )
A.体内废物少B.体内水分需发量大
C.汗液分泌多D.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由皮肤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实验课上,老师将两张刚刚制好的永久装片和两张写有“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标签交给小敏同学,请他借助显微镜将标签贴好.你认为小敏同学贴标签的依据是(  )
A.有无叶绿体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有无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1年欧洲陆续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资料二: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患者严重时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最后患者因肾衰竭而死亡.
(1)从传染病学角度来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属于.
(2)疫情到来初期,可注射相应的疫苗,以避免感染疾病,该做法属于特异性免疫.
(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具有耐药性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选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中的分裂生殖.
(5)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属于异养型.
(6)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患者每天要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其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内径十分微小,管壁非常薄,管愉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