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发酵可以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
B.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
C.用冰箱冷藏食品是因为低温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D.防腐剂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防止食品腐败,可以大量使用

分析 (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2)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据此解答.

解答 解:A、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其的品质,A错误.
B、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品的腐败主要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B正确.
C、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用冰箱冷藏食品不能杀死细菌和真菌,C错误.
D、防腐剂中有些是化学物质往往影响人的健康,所以在购买食品的时候要看食品成分中是否有防腐剂,尽量少食用含防腐剂的食品,D错误.
故选:B

点评 掌握常见的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理解食品防腐的原因和食品保存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与其缺乏时表现出的症状不相匹配的是(  )
A.钙--佝偻病B.甲状腺激素--甲亢
C.生长激素--侏儒症D.胰岛素--糖尿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并且瓶壁上有许多小水珠,乙瓶中的蜡烛燃烧(如图).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下列哪项结论?(  )
A.种子萌发消耗氧气B.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
C.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D.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具有鱼的主要特征的动物是(  )
A.鱿鱼B.墨鱼C.鲸鱼D.鳙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珙桐被称为中国鸽子树,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等,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试验方法步骤如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方法步骤
甲组乙组
1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
2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
3把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
(1)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吗,所做出的假设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该试验的变量是硬币上的擦取物.
(2)甲组同学设置的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对照实验.
(3)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①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
(4)甲组同学通过重复组实验,在相同编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
(5)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实验方法步骤中缺少对照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福建有千年的种茶历史.扦插是茶的主要繁殖方法,下列与此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繁殖B.月季的嫁接繁殖C.草莓的组织培养D.豌豆的种子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人视觉的形成过程如图,请据图回答:
物体的反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成像于视网膜,然后,沿视神经上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