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造成太湖污染的因素不包括( )
A. 有机废水 B. 清除蓝藻
C. 生活污水 D. 农田含化肥的废水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表示__的消化过程,Y表示_的消化过程,Z表示__的消化过程.
(2)淀粉从__开始消化,蛋白质从__开始消化,脂肪从___开始消化.
(3)脂肪在D内最终被消化为_,D代表的是__,含有哪些消化液?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的早餐是面包、牛奶和火腿,图中的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分解的情况.横轴字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据图回答问题.
(1)小明吃的面包在_____(填文字)里开始消化分解,因为这个部位含有_____酶,可以用消化曲线乙来表示.
(2)牛奶中的蛋白质在C_____(填文字)里开始消化分解,可以用曲线_____来表示;其中的脂肪在D内消化分解,可以用曲线_____来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和图乙表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图丙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丙中,呼吸道的起点是[1]_________。
(2)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图丙中的[2]_________。
(3)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_______。
A.外界→咽→喉→食道→肺 B.外界→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外界→鼻→气管→肺 D.外界→鼻→咽→喉→食道→气管→肺
(4)图甲表示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膈肌_________。
(5)图乙表示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下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嫁接,操作关键是形成层的对接
B.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C.①②③均能稳定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
D.③的变异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莹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世界感到好奇.请你参照如图,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帮她解惑:
(1)小莹新生命的起点②由①__和卵细胞在__内结合形成.
(2)②通过细胞分裂和③细胞分化发育成胚胎.胚胎在妈妈的__内发育成胎儿,发育所需营养通过__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3)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小莹想要个弟弟.她爸妈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发酵过程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具体实验设置如下图,3小时后,发现甲烧瓶上原来被挤瘪了的气球鼓了起来,乙烧瓶上的气球并没有鼓起来。请分析实验并回答问题。
(1)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
(2)甲烧瓶上的气球鼓起来是因为在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将白糖分解产生了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比较,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______。
(5)酵母菌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列举一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一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正面),图二是人胚胎发育的某一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内填图中序号):
(1)女性从青春期开始乳房发育,每月基本上会来月经。与这些生理现象关系密切的是图一中的结构[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该结构能产生卵细胞。
(2)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______后,缓慢地移动到③______中,最终附着在③的内膜上,其内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生活在③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⑤______、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⑤经母体排出。
(3)成熟的胎儿和⑤从母体的[______]______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4)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饱含着母亲的艰辛付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感恩母亲。你认为母亲在怀孕期间和分娩时承受了哪些艰辛?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图①:丙→甲→乙→丁B. 图②:丙→乙→甲→丁
C. 图③:丁→甲→乙→丙D. 图④:戊→乙→丙→甲→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