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 储藏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B. 4 可在短时间内容纳大量食物
C. 3 没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D. 5 分泌的消化液将进入 4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某种原料”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该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该绿色植物放在黑暗处放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2)按图甲将装置安装好后,光照几个小时.取下叶片A和B,并做如下的处理: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______加热,直到叶片变成______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A、B两叶片是否变蓝,结果发现______叶片变蓝,______叶片不变蓝.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将取下的A叶片制作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乙所示,叶片的[]______被染成了红色,是依靠______作用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中细胞质先平均分成两份
B. 经过过程②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 过程①是细胞生长,过程②是细胞分化
D. A、B、C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玻璃杯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分別固定3张滤网,在每张滤网上放10粒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乙装置中的种子已切除胚;丙装置放在5℃冰箱中;丁装置中的种子为煮熟的种子),加入清水至中间的滤网(如图)
(1)探究实验一般都需要设置对照,而对照实验必须遵循______原则。
(2)如果①和②、②和③、②和⑧分别为三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只有②组的种子萌发了,这一结果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三个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小明发现,家里的小麦种子被虫蛀后,如果胚的部位被破坏,即使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能萌发,这引发了他的思考,他决定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甲和乙,其中②和⑤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②组种子萌发,⑤组种子未萌发。在这一探究实验中小明提出的问题是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小麦种子撒入沸水中,小明想观察下煮熟的种子是否能够萌发,于是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和丁,其中②和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_](填序号)。实验结果:②组种子萌发;组种子没有萌发。通过査阅资料和自己思考,小明得出如下结论:种子的萌发的内部条件是胚必须具有______。
(5)图甲中②组的小麦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变得空瘪,请你分析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如图1 所示。受精卵发育的最初几天,组成胚胎的细胞尚未成熟,它们的形态、结构、功能完全相同,其中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为胎儿体内所有类型的细胞。这类未成熟的细胞被称为多功能的干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多功能的干细胞进一步分裂、分化形成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肝脏细胞等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这些经过分化后形成的成熟细胞,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保证了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即分化成熟的细胞不能再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状态。
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却提出假设:成熟、已分化的细胞可以返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阶段。1962 年,他用蛙做了细胞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 所示。约翰格登通过这个实验及其后续的一系列细胞核移植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设。1997 年,通过“核移植”技术诞生的小羊多利,进一步证明了约翰格登的假设。人们也将通过“核移植”技术进行繁殖的过程称为“克隆”。
(1)图1 中,A、B、C 过程主要是通过细胞的_____实现的。D、E 过程中,细胞的形态、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称作细胞分化。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_____ → _____个体。
(2)约翰格登的蛙细胞核移植实验中得到的青蛙Ⅲ,更像青蛙Ⅱ,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
(3)此实验结果说明: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一组行为属于鸟的繁殖行为
①大雁南飞
②织布鸟筑巢
③老鹰捉小鸡
④孔雀开屏
⑤公鸡报晓
⑥母鸡孵小鸡
⑦蜂鸟采食花蜜
⑧雌雄鸟交配
A. ①②③⑤ B. ⑤⑥⑦⑧ C. ①③⑤⑦ D. ②④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