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性状和基因的关系,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因和性状都能遗传给下一代
B. 基因控制着性状
C. 所有性状都不受环境的影响
D. 性状控制着基因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普阅读题:
1897年,人们发现了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感染这类细菌后,常导致水样便、急性腹痛、发烧等。志贺氏菌每年引起大约1.63亿人患严重痢疾,并夺走超过100万人的生命,可谓是臭名昭著!
众所周知,抗生素是人们对抗这些恶魔的有力武器。但因为这些武器被滥用,许多细菌出现了耐药性,其中一些细菌甚至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成为“超级细菌”。人们如何抵抗愈发猖獗的耐药菌呢?
在自然界中,生存着一种噬菌蛭弧菌(下面简称蛭弧菌),它以其他种类的细菌为食。“捕食”的对象正是多种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其“捕食”过程见下图。
目前,人类没有发现与蛭弧菌相关的疾病报道。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以菌治菌”的设想,即利用蛭弧菌去抗击病原菌的感染。但蛭弧菌本身也是一种细菌,动物的免疫系统如果发现它们,会怎样对待这些“友军”?
科学家用斑马鱼做了研究。在预实验中,将蛭弧菌注射进斑马鱼的后脑,24小时后,这些斑马鱼全部存活,而且后脑内的蛭弧菌数量逐渐减少。这样来看,蛭弧菌和斑马鱼短期内的“和谐共存”是可以达到的。
接下来,研究者开始了“以菌治菌”环节。他们先向一群斑马鱼的后脑接种了致死剂量的志贺氏菌,然后对其中的部分斑马鱼再注射蛭弧菌。研究者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注射了蛭弧菌的斑马鱼后脑内志贺氏菌大量减少,72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也更高。
在此过程中,斑马鱼的免疫系统也没闲着:白细胞探测到蛭弧菌后,它们会聚集到注射部位将蛭弧菌吞噬。这看起来是“恩将仇报”,但免疫系统其实也是在尽忠职守。随后,研究者利用药物削弱了斑马鱼的免疫系统,再用志贺氏菌感染它们。这时,尽管蛭弧菌依然神勇,斑马鱼的存活率却明显下降,这说明免疫系统并不只是在拖蛭弧菌的后腿。
至此,研究者认为,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能巧妙地“配合”:蛭弧菌对志贺氏菌的“捕食”开始得非常迅速,能够在感染初期控制住志贺氏菌繁殖的势头,帮免疫系统减轻应对的压力。而等到大批白细胞赶来时,蛭弧菌已经饱餐过一顿,收拾志贺氏菌余孽的工作,免疫系统自己也能完成好。
在耐药菌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新的应对手段。前景越令人期待,研究者的推进工作也越要细致周密。蛭弧菌能不能真正作为“活的抗菌药”加入人类与病原菌的战争当中,我们将继续关注。
(1)志贺氏菌是引起痢疾的病原体,能破坏人体大肠内表面的细胞,影响大肠对的吸收,引起水样便。
(2)蛭弧菌的“捕食”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识别→吸附→→利用生长→增殖→裂解宿主细胞。由此可见,蛭弧菌的生活方式为。
(3)进入斑马鱼体内的蛭弧菌和志贺氏菌,能够被吞噬。在人体内,类似的免疫方式属于和。(选填下列字母)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 D.第二道防线
(4)文章中提到了多个实验,见下表。其中能表明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巧妙“配合”的实验组合是。(选填下表中的数字)
(5)关于能否将蛭弧菌制成药物替代抗生素,应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选填下列字母)
A.根据斑马鱼的实验结果,说明蛭弧菌一定能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
B.蛭弧菌对其他病原菌的杀伤能力还有待验证
C.如何避免大量蛭弧菌杀死有益的共生菌群,还需进一步研究
D.“以菌治菌”属于生物防治,不会让志贺氏菌产生耐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嫁接的方法来培育新品种,操作中最关键的是( )
A.选择好砧木和接穗 B.砧木和接穗要保持湿润
C.选择好嫁接的时间 D.接穗和砧木结合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气体含量相对增多和减少的分别是( )
A. 二氧化碳、氧气 B. 氧气、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氮气 D. 氮气、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有性生殖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
A. 随机减少一半
B. 数目始终保持不变
C. 增加一倍
D. 每对染色体中只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因而数量减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防止土壤、空气、水源的污染
B. 防止农作物的污染、疾病的传播
C. 可杀死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
D. 可以减弱肥效的持久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