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气体交换的原理:______作用--气体总是由______的地方向______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高浓度---低浓度)
站在燃放鞭炮不远处的你能够嗅到火药味,这是含有火药味的气体扩散到你的鼻腔里的缘故;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所谓气体的扩散作用,即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直到平衡为止.
故答案为:气体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952年12月,在英国伦敦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在短短的4天内,4000余人丧生。造成这一惨案的原因是
A.土壤污染B.水污染C.大气污染D.工厂噪声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人体吸入后经呼吸道进入肺,甚至进入血液,引发疾病.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公布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C.咽喉炎、咳嗽、哮喘等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与PM2.5无关?
D.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请分析以下资料并回答问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
据某城市调查,在街上工作的交通警察咽炎发病率约为32%,肺结核发病率约为1.7%;而园林工人咽炎发病率为12%,很少有人患肺结核.在另一个城市,对几所小学的7500名小学生鼻炎发病率的调查发现:居住在一般居民区和机关所在地的小学生鼻炎发病率为11.3%;而居住在工业区的为3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空气质量与健康的问题:
(1)某学习小组探究了教学楼的一楼和四楼的尘埃粒子含量,该小组在一楼放置了多个处理好的载玻片,其中一个载玻片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由图可知,该小组运用的取样方法是______.测得的尘埃粒子数为______.该小组放置多个载玻片进行取样,并计算出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14日,山东省环保厅官方网站公布我省10月份大气环境质量排名.泰安以16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位居全省第5位,但是PM2.5恶化幅度达到31.0%,位列全省第一,10月份PM2.5平均浓度超过100微克/立方米,月均浓度居全省17地市第10位.
PM2.5是可以进入肺部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细颗粒物本身的有毒物质可以被血液和人体组织吸收,它含有多种强致癌有机物.
造成PM2.5数值较高的原因有多种,通常而言,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是PM2.5数值最高的时间段,你认为这个时间段PM2.5数值最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在PM2.5数值较高时,要避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这样建议的理由是______.为改善我市空气质量,增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你认为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人体所需的氧气从外界来,二氧化碳由体内细胞产生,在肺部交换.______(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中,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含量都增多.______.(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气体在人体内的两个交换过程,PO2PCO2分别代表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压强(压强越大,浓度越高),括号内数字的单位是千帕(kPa).请回答问题.

(1)通过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压强(浓度)变化,可以判断图甲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______.
(2)气体在人体内的交换是以______形式实现的.
(3)图乙中,血管D与血管C相比,血管D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4)血管A与血管C相比,其内流动的血液的主要差别是血管A内的血液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分析资料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地震灾害后,随时都可能爆发多种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为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加强监督食品和饮用水卫生,注射疫苗安全等预防措施,显得的尤为重要。
(1)上述资料提到的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2)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获得       性免疫。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3)伤员伤口流出的血成暗红色,并不断流出可判断,这是_____血管出血,如因出血过多需要输血时,因以输入_____血为原则。在医生到达之前,应采取急救措施止血,止血应在伤口          采取止血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