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馒头碎屑 | 馒头碎屑 | 馒头块 |
清水或唾液 | 2毫升唾液 | A | 2毫升唾液 |
震荡后保温 |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
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舌的搅拌.
解答 解:(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唯一的变量是唾液,除有无唾液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毫升清水,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2)1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因此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食物在口腔中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实验过程中要求‘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把温度条件控制在37℃左右的目是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故答案为:(1)2毫升清水;对照
(2)唾液淀粉;麦芽糖
(3)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
(4)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甲区域 | 乙区域 | ||
实验步骤 | 第一步 | 放1条蚯蚓 | 放1条蚯蚓 |
第二步 | 每天喷10毫升1%工业废水 | 每天喷10毫升? | |
第三部 |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其中蚯蚓的生存情况 | ||
实验结果 | 0条 | 2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 |
B. | 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 |
C. | 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 |
D. | 害虫的抗药性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变异种类,农药或自然环境的其它变化选择了这种有利的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