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科学家对马足的进化历程进行了研究,下图所示信息不能够说明的是( )
A. 各时期马足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B. 各时期马足的骨骼排列大致相同
C. 进化过程中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D. 进化过程中中足趾变得发达
【答案】A
【解析】
根据化石材料知道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大致如下: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000多万年前的始(祖)马。它们的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头骨小,牙齿构造简单,齿冠低;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背部弯曲,脊柱活动灵活。生活在北美的森林里,以嫩叶为食。
大约过了1000多万年,到建新世时才出现了建新马(中马)。体大如羊。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显增大。颊齿仍低冠,臼齿齿尖已连成脊状。仍生活在森林里,以嫩叶为食。
又过了1000多万年到中新世时出现了草原古马。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身体已有现代的小马那样大。四肢更长,齿冠更高。背脊由弧形变为硬直,由善于跳跃变为善于奔跑。臼齿有复杂的连脊和白垩质填充,表明食料已从嫩叶转为干草。草原古马已从林中生活转为草原生活,高齿冠臼齿适于碾磨干草,善跑的四肢能逃避猛兽袭击。
到了上新世初期又出现了上新马,身体更大,齿冠更高,前、后足中趾更为发达,二、四趾完全退化。
到了更新世出现了真马,身体达到现代马的大小,中趾充分发达,趾端成为硬蹄,牙齿除齿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反映出对奔驰于草原和嚼食干草的高度适应。
因此马的进化趋势:体形由小变大,多趾着地逐渐变为中趾发达并唯一着地(趾数减少),四肢越来越长。
A、对马足的进化历程的研究,不能证明马的遗传物质基本相同,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始祖马、中马、草原古马、现代马的骨骼排列大致相同,故B正确;
C D、始祖马的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中马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显增大;草原古马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现代马前、后足中趾充分发达,二、四趾完全退化,趾端成为硬蹄,因此,在进化中马的足趾个数逐渐减少,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故CD正确。
故选:A。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 )
①细胞质逐渐分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含有一个细胞核
②细胞核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细胞核
③新细胞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④产生新的细胞.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男性产生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
B. 女性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C. 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决定
D. 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接近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火爆荧屏,给观众带来激情和欢乐的同时,也启示着我们,团队合作、互助友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1)“撕名牌”现场,跑男靓女们群情激昂,你追我赶。时而跳跃、时而翻滚、时而追逐、时而躲闪,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三者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其中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__作用。
(2)运动中,图甲所示结构既牢固又灵活。该结构中决定其牢固性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与其灵活性有关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中的滑液,同时[______]______还能够缓冲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撞击力,保护关节结构。
(3)奔跑追逐过程中,跑男靓女们的手指不小心触碰到尖锐的物体,图乙中的[______]______收缩,[______]______舒张,完成屈肘动作,以避免更严重的伤害。
(4)广播中传来“out”的命令,跑男和观众们唏嘘不已,一片惋惜。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______。
行为,这类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它是在______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分别为显微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1)显微镜下的乙、丙所示细胞的放大倍数,是图甲中显微镜的c和[______]两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2)波菜蛋花汤呈现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乙中的[______]______,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切西瓜时流淌的汁液是______,它存在于[______]______中。
(3)将乙、丙所示细胞至于清水中,会涨破的是图______所示细胞。
(4)乙图细胞与丙图细胞所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细胞核、线粒体,图乙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生态系中的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四中生物的数量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食物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种群是丙
B. 该食物链中丁是生产者,甲、乙、丙都是消费者
C. ab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
D. bc段甲种群数量增多的原因是丙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野生桑蚕经过数千代的培育,形成了现在的家养桑蚕。二者某些特征的具体表现如下。
特征 | 家桑蚕 | 野桑蚕 |
染色体数 | 28对 | 28对 |
幼虫体色 | 刚孵化的幼虫为黑色,随着进食桑叶迅速成长,体色逐渐转成青白色 | 具有浓密的褐色花纹,很像斑驳树影中的树皮和树枝 |
进食情况 | 取食间隔时间短,进食量大,生长迅速,五龄幼虫体长可达6—8cm | 取食间隔时间较长,总体进食量小,生长慢,五龄幼虫体长为4-6.5 cm |
蚕蛾飞行能力 | 蚕蛾的翅退化,失去了飞行能力,产卵范围小 | 有较强的飞行能力,能在夜间飞行数公里,将卵分散产在很多棵桑树上 |
(1)家桑蚕和野桑蚕的体细胞中都有28对染色体,包括27对______和1对性染色体。桑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不同,为ZW型性别决定,即ZW为雌性,ZZ为雄性。因此,其后代的性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_(精子/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类型,理论上后代雌雄比例应为______。
(2)白色的家桑蚕容易被发现和管理,因而在长期培育过程中,体色浅的个体被人类_____(淘汰/保留)。野桑蚕生活在树干上,体色与树干颜色相近,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
(3)家桑蚕连续进食有利于快速生长,增加吐丝量。而在野生环境中,不停进食活动的个体,容易被天敌发现,从而使存活率_____。故野桑蚕采用了与家桑蚕不同的进食策略。
(4)飞行能力弱的家桑蚕蚕蛾更容易管理;飞行能力强的野桑蚕蚕蛾能_____,以免“孩子们”相互争夺食物。
(5)综上可知,由于家桑蚕与野桑蚕所处的_____不同,因而被选择保留下来的特征不同,从而使它们向着不同的方向______,成为差异越来越大的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