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现有一台显微镜,有一组目镜镜头,放大倍数分别是5×、10×、16×;有一组物镜镜头,放大倍数分别是10×、40×、10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_____倍;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倍。

【答案】50??? 1600???

【解析】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就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最小的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通过分析,目镜放大的最小倍数是5×,物镜放大的最小倍数是10×,所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50倍;目镜放大的最大倍数是16×,物镜放大的最大倍数是100×,所以显微镜放大的最大倍数是1600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迄今为止,没有疫苗。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传染病,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的禽、畜。

(1)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对临床确诊为H7N9型禽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7N9型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注射疫苗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B.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有很重要的意义

C.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防止叶片在夏天被阳光灼伤

D.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比其他生物要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证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下面的实验就是为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准备五支试管,加入等量的酶溶液后,把每支试管放入提前准备好的不同温度的烧杯中,然后再分别加入一块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记录蛋白块消失的时间(注意:实验中要保证每个烧杯的水温恒定)。记录结果如下:

温 度

10 ℃

20 ℃

37 ℃

52 ℃

75 ℃

蛋白块消失

的时间

25

18

10

28

不消失

?

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酶活性最强时的温度是________

(2)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想出一种办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本实验中的酶可以叫作________酶,在人体中含有该种酶的消化液有______

(5)由此实验可知,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操作显微镜时,若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下列操作不能做的是(?? )

A. 转动细准焦螺旋??? B. 转动粗准焦螺旋

C. 调节光圈??? D. 使放大的部位置于中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分析题:

桦尺蛾是一种夜间活动的蛾子,白天栖息在树干上,它有淡色和黑色两种。淡色的和树干颜色相似,

不易被鸟类发现。在未受到工业污染的地区,桦尺蛾是淡色的;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树干变成黑色,

此处见到的桦尺蛾多是黑色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___

(2)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 __;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所占比例大,这说明生物对环境具有 ___

(3)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变化是 __的结果。

(4)如果严格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蛇没有四肢,它不属于爬行动物。_____

⑵鸟发达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_____

⑶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一定具有社会行为。_____

⑷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_____

⑸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下列措施的生物学依据和意义。

(1)栽植好的小树,不要用手去摇晃它,以免损伤_________________,而影响________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2)生长期的玉米要经常松土,增强土壤的_________性,以利于根的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促进________在土壤中向深处生长,向四周扩展。

(3)大雨过后,要及时排除积水,以解除根部________作用被抑制的状态。

(4)施肥时,不能一次施肥过多,否则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________,影响根对_________的吸收,甚至造成植物_________(填“失水或吸水”)而萎蔫或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常情况下,人体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④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