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小明出水痘,老师让他回家休息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备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控制传染源.题目中,小明出水痘属于传染源,老师让他回家休息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控制传染源.
故选:A

点评 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概念就可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地一些生理活动,图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B表示的物质是氧气,物质C是水,通过导管运输到叶片,此时,物质D是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A、B分别表示的物质是氧气、二氧化碳.
(3)若B表示水,此图表示叶片正进行蒸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区分环节动物和线形动物依据的是(  )
A.身体是否分节B.是否有口C.身体的形状D.是否有肛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据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4],能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8]遮光器和[9]反光镜.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像.如已经找到物像,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当转动[12]细准焦螺旋,此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小.
(3)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选用低倍物镜.(填“高倍”或“低倍”).若要把视野中左上方的细胞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把拨片标本往左上方移动.
(4)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8×和45×,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900倍.
(5)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变暗,这是因为遮住进入反光镜的光线.
(6)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数字关系为“6<9”,则拨片上写的应该是6>9.
(7)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C.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以前,我国某些偏僻的农村傻子较多,个别村庄甚至成了“傻子村”.出现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是(  )
A.近亲结婚者多B.食物中缺乏铁C.早婚早育的人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中的植物④,在夏天时,叶子的背面所长出的一个个褐色“小斑点”实质是(  )
A.小种子B.果实C.孢子囊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人体以后,经过各种新陈代谢,会产生各种代谢废物.它们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请问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  )
A.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囊的重吸收B.肾小囊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C.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D.肾小管的滤过和肾小球的重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项中,属于器官的是(  )
A.洋葱表皮B.菠菜植株C.桃花D.叶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细胞质是图中(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